“重塑”街区生活,这里长出“儿童友好花园”~
2022-05-24 21: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生活设施基本齐备的小区,邻里熟悉、生活便利、活动有场地,配套公共空间是否还有更新焕活的潜能呢?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月坛街道“儿童友好花园”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今天,发改君就带您走进这处公共空间,看TA如何精巧重塑,为邻里生活注入新活力~

花园里的“成长空间”

项目位于月坛街道三里河三区开放住宅区内,现状为花园,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总面积约800平方米。

▲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西侧和南侧临机动车道,北侧临一人行步道,东侧为菜站及社区活动中心。这里空间特征明显,周边建筑多以老旧小区为主,配套成熟,生活气息浓厚,居民中老人和儿童占比较高。

目前花园内地面破损,中心花池已经废弃,活动设施不足且植物疏于维护。最让居民头疼的是,花园内有一处垃圾投放点,日常垃圾分拣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

充分听取使用者的声音

这处空间改造秉承着“让使用者满意的设计”原则,委托第三方进行多次社会调研并组织居民议事,充分了解周边居民“要什么”,“倾听”使用者对空间的看法。

2020年初,针对公共空间现状及需求,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其中问卷调研107份。

▲线上调研及线下座谈

2021年5月,举办小小规划师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提出需求和改造建议。

▲线下活动

改造方案设计过程中,举办了社区居民见面活动,收集设计意见,加大居民参与度。

▲居民代表议事

响应多年龄层需求 打造优质城市空间

综合居民需求和空间布局,设计团队决定打造一个可以同时满足儿童玩耍和老年人休憩、交往需求的小微公共空间,通过清晰的功能区划,带来更现代的、更符合社区居民使用需求的全龄友好花园。

▲项目设计平面图

空间重构

由西向东依次布置小场地、小台阶绿地、儿童活动区、绿化活动区与垃圾站、菜站。

▲分区设计效果图

以青石板铺装作为道路侧面公共空间的延伸,为人行交通提供缓冲空间。

绿化活动场地与儿童活动场地相互衔接,并以一组不断渐变的矮墙花池分隔,彰显着贯通与连续的理念。在围墙的东西两侧设置金属防护栏杆,增加安全性。

▲儿童活动场地、花池及西侧 “看台”效果图

▲绿化休闲区和儿童活动区效果图

北侧设置绿化屏障,减少对居民区的噪音影响。东侧及东南角的菜站与垃圾投放点经过重新设计,形成有序有限的功能性空间以及半封闭式投放区,最大限度兼顾实际使用和环境品质两方面的需求。

▲半封闭垃圾投放点效果图

绿色低碳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重塑过程中,还充分引入了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

如场地内的构筑物采用低碳环保、刚度大、比防腐木更加耐久、不易变色的室外耐候重组竹材,活动场地采用无放射、无污染、易清洗、便于维护、可长期使用的现浇彩色EPDM塑胶。

▲儿童活动场地不同颜色的EPDM铺装效果图

发改君了解到

项目预计今年7月开工

9月底完工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处新空间

为生活带来的美好新意吧


作者:

发展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