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北京老年医院首例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
2022-05-26 09: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基底动脉是人脑血管中最重要的主干血管,它供应“生命中枢”脑干及小脑、部分大脑组织。基底动脉有分支多、管径窄、路径长、弹性差、缺血耐受差等特点,因此,被视为脑血管支架植入的“禁地”。

近日,北京老年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张志勇主任带领团队勇闯人脑血管“禁区”,成功完成了北京老年医院首例基底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今年5月,陈叔叔因反复发作的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头晕于神经内科住院,症状最严重时头晕目眩,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症状仍不能控制。

入院后脑血管核磁提示其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张志勇主任高度重视,及时为陈叔叔行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可见基底动脉极重度狭窄,犹如“一线天”(图1);造影中亦发现左侧椎动脉V4段近端局部可见不规则的两处瘤样扩张,局部管腔呈节段性重度狭窄。

▲ 图1:命悬一线的严重狭窄

张主任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血管情况,考虑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为患者反复脑缺血发作的根源,狭窄处随时可能形成血栓引发血管急性闭塞。一旦闭塞,患者将可能出现深昏迷、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即使侥幸保住性命,大概率也会成为植物状态或遗留其他严重残障。

目前治疗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最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于手术操作技术的要求极高,一般医生多不愿在此处冒险。而患者的左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及夹层动脉瘤无形中也为手术增加了新的难度。张志勇主任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充分做好手术预案后,决定在全麻下经右侧椎动脉通路为患者行基底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过程曲折,充满挑战,极其考验术者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由于基底动脉穿支多,稍有闪失将会导致患者严重的手术相关脑卒中,甚至术中患者突发死亡无法下手术台,张志勇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准的手法顺利地于基底动脉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并最终成功置入一枚支架,解除了基底动脉狭窄(图2),打开了患者的“生命通道”。

▲ 图2:支架术后血流恢复

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未再出现头晕及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及家属对张志勇主任团队赞誉有加。

一个小小的支架在张志勇主任精湛的技术下,为反复发作的脑缺血患者解决了大难题,大大降低了发生脑卒中和致残致死的风险。北京老年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在张志勇主任的带领下,攻破重重难关,成功完成首例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表明我院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 | 神经内科 牛茜

北京老年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介绍

北京老年医院神经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具备非常成熟的脑血管介入团队,可熟练开展各种常规及复杂性脑血管病变的介入诊疗。团队现有8人,高级职称4人,硕士以上学历占80%。

中心设在神经内科病房内,拥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卒中单元,共设床位64张。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经颅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3T高端核磁、双源CT、高端血管造影机等,并拥有高质量的护理团队为临床医疗工作保驾护航。

中心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医疗服务,可以快速、及时、高效的完成各项超急性期或急性期脑卒中血管内介入诊疗。

科室电话:

医生办公室:83183632、83183635

护士站:83183631、83183634

急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救治热线:15911098317

专家介绍

张志勇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神经血管介入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青委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卒中综合培训专家;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北京市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质控专家;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及脑小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院校教育分会卒中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作者:

北京老年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