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2022-05-28 09: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对/话/雪/绒/花

 

 

疫情之下,面对未知,面对变化,你可能会有一些不安、焦虑或者迷茫……近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推出了“对话雪绒花”线上沙龙活动。我们邀请了中心的几位老师,就沙龙中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和普遍的困惑分享了一些建议。

 

#1 疫情下的压力调适

 

对话宋振韶老师:

 

同学们的压力源主要包括:疫情封控后出入校受限,未来的不确定性,网络纷杂信息造成的认知负荷过载。持续的压力不仅会影响思维灵活性,还会导致压力激素飙升,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压力得不到缓解,还会引起一些身体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脱发等等。

如何有效缓解压力呢?首先,要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实际上,压力反应是人们应对外部事件的一种正常的应对机制,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才唤醒身体的资源。其次,专注当下、专注学习和工作、专注事情的积极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压力调动身体资源。最后,压力会促进大脑中催产素的分泌,让人产生利他行为。因此,外部的威胁会使全校师生更团结互助,共克时艰。

 

 

#2 疫情下的师生关系

 

 

对话夏翠翠老师:

 

主要问题:见不到老师很焦虑;见面和老师沟通感觉很好、微信沟通感觉老师很严肃;上网课有疑问无法和老师沟通,上网课学习效率低、无法集中注意力。

主要建议:主动提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负责,比如给上课老师发邮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疑问;理解微信沟通的限制:通过文字的沟通会损失大量的非语言信息,让人感觉不到其中的情感内容,容易看起来“严肃”和“冷冰冰”,不要过度解读和猜测微信信息;上网课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进行注意力切换,运用一些保持专注的方法,比如关掉电脑上无关的应用,桌面保持整洁,减少周围环境的干扰等。

 

#3 疫情下的人际关系

 

对话马清清老师:

 

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冲突中坚守自己的边界?

 

具体的调节建议: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觉察,对你而言什么样的行为是越过你的边界的;其次,在与对方沟通时,以一种合适的音量、平稳的语调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肢体上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和自信的身体姿势 ,尽量不打断他人讲话,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在需要的时候勇敢说“不”,而不是撒谎或找借口,同时表达可以帮忙找替代方案。

 

 

#4 疫情下的恋爱冲突应对

 

 

申子姣老师

 

在疫情下的恋爱冲突应对方面,学生的主要问题聚焦在因疫情导致的“被迫异地恋”要如何有效维护,在正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如何建设性地表达对伴侣的不满,冲动分手后如何谈复合等方面。

 

主要的建议包括:了解恋爱中冲突的根本原因,学会自爱,运用爱的五种语言创设适合于异地相处模式的互动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有效倾听寻求解决之道,积极暂停控制情绪温度,主动道歉修复,回应真正的关切等。

 

 

#5 疫情下的安眠

 

对话张继明老师:

 

在疫情封控期间,同学们面临的睡眠问题,主要体现在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得轻,易醒,晨起后效率不高等。

 

建议宿舍同学共同协商,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改善个人的睡眠空间,调整对睡眠状态的过度担心,不必短时间里睡不好过度焦虑,养成良好习惯;睡前远离电子产品,适度锻炼,健康饮食等,这样能改善睡眠状态。

 

 

#6 疫情下情绪管理和自我支持

 

 

对话王东升老师:

 

在疫情之下,人际冲突和他人的评价对一些同学的情绪状态影响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要建立对自己的理解和接纳。因为在你对自己很确定的地方,别人是无法影响你的判断的,别人的否定无法让你受伤。所以需要在生活中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形成对自己稳定的理解,欣赏自己的优点同时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足。另外还要接受别人的不理解,这也是生活的常态。接受之后,可以进一步去解释或者就接受这个现状,消化这些痛苦,就像电视剧《人世间》里说的,“有些苦,自己嚼嚼,咽了”,因为毕竟,没有人承诺过,你总能被理解。而最重要的,是你要重新聚焦于自己的目标。因为幸福和快乐,不是因为你反驳了什么,而是在你创造了什么和贡献了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的。

 

 

 

#7 疫情下积极心理乐观培养

 

对话张英俊老师:

面对疫情,需要乐观的精神。尼采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如果你能够幸福、快乐、充满希望地度过疫情下的每一天,那么,这已经充分彰显你的强大!清华大学心理学系2020年2月收集了一个3152名的样本,对比2019年,除了幽默,人们的宽恕、勇敢、自控、正直、公平、谦虚、好学、公民、希望、善良等积极品质都提升了。这足以说明,面对挑战,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那么,疫情下如何提升乐观呢?首先,训练乐观的注意偏向。把注意力培养到积极方面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把每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记录下来。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至少三件好事——即使它们只是小事。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关注它们。比如,一个乐观的实习生列出了三件积极的事情:看到漂亮的花,被告知他做得很好,晚上睡个好觉。这些都是美好的环境、专业的进步和精力充沛的更新的标志,这些都是可以带来更大的生活满意度的资源。每天注意这些迹象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其实有更多的资源,并对他们的生活感到不同,大家可以邀请同学们进入“三件好事打卡群”。其次,升华生命意义,提升人生格局。将应对疫情赋予更大意义,更容易面对现在的挑战。比如,这是对我们意志力的磨练,所谓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心理学家提出拥有目标、将目标视为乐趣、格局要大这三个策略。目标使我们获得资源,实现自我以及赋予生活的意义,塞格斯特伦博士认为乐观的第一法则就是追求目标。“他更快乐,是因为他在忙着做自己想做的事”, 乐观的人对生活目标有更多的投入度,所以他更快乐,更幸福。再次,对悲观的反驳。“悲观和乐观都是一种对生活的选择”(Seligman, 2010)。幸福并非消灭悲观,而是要追求乐观。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塞利格曼的对悲观进行反驳的ABCDE理论来进行。比起转移注意力,从长远来看,反驳更有效,因为有效的反驳能阻止以前那些想法再次出现。这样,当你遇到同样的情境时,你就不会再抑郁(Seligman, 2010)。总之,提升乐观的最好办法就是,“你期待最好的未来,并努力实现它”(Segerstrom,2020) 。

 

 

#8 疫情下亲密关系质量提升

 

 

对话罗晓路老师:

 

疫情下大学生在亲密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有:恋人被封控在不同大学,很久没有见面了,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因疫情被封控在一起的情侣,互相越看对方越不顺眼,经常吵架,如何修复关系?封控出现负面情绪,向父母寻求安慰时得不到有效的回应,父母压力也很大,如何与家人互相提供支持?

 

主要的建议包括:了解恋人最在意的爱的语言,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思念和爱;化“危”为“机”,利用封控在一起难得的相处时光,加深对自己和对方的了解,不断修正自己的爱情图谱,觉察破坏亲密关系的“四大杀手”,避免使用指责、蔑视、防卫和冷淡的方式来处理分歧和冲突;多与父母沟通,不仅倾诉自己的不易和困难,也学习了解父母的感受和压力,和父母一起学习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当下的困难。

 

 

推荐书单

心灵的成长

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个人情绪无法疏解怎么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芳向大家推荐一份心灵成长书单。愿你在这份书单中收获成长,拥有一片心理晴空。

 

《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作者:(美)卡罗尔·德韦克;译者:王芳 左世江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索书号:B017.9/bnu13

馆藏地:主馆四层、六层

 

推荐语:

在《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中,著名心理学家、全球最大教育奖“一丹”教育奖首位获奖人、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教授通过多年心理学研究与大量实证数据,对于看似有理、实则有害的所谓“教育迷思”进行了逐一澄清,并提示人们,比智力、表扬、自信更重要的是信念、动机与目标。作者认为,培养一个人关于自我、他人及世界可塑的增长信念,帮助他树立旨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目标,他将更加开放、有弹性,更愿意享受挑战、无惧困难,并且愿意相信改变,拥抱成长。

 

 

《爱的艺术》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作者:(美)埃里希·弗洛姆;译者:李建鸣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索书号:B842.6 16=6

馆藏地:教育学分馆

 

推荐语:

人人都渴望爱,但又经常害怕爱或者不会爱。对此心理学大师弗洛姆一针见血:爱并不是随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爱是一件需要有意识努力的事情,它就像一门艺术,需要知识、努力和体验,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爱也是人格整体的展现,我们都需要并可以发展爱的能力。在普遍“缺爱”的年代,这本心理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具有常读常新的魅力。

 

 

《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作者:许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索书号:B848 bnu162

馆藏地:主馆四层、六层

 

推荐语:

“我是谁”是永恒的哲学话题,也是人类自我认知的终身事业。人格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回应这一哲学问题的分支,也是人类认识自我的有效工具。如果你对人性哲学、人格测评、人格改变、人格失常、人格成因等感兴趣,并期待获得洞察、建构自我成长的方法论,北师大心理学部许燕教授的这本书可以陪伴你的自我发现之旅。

 

 

《比较的囚徒: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和幸福》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作者:陆静怡 邱天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此书图书馆已购,目前正在加工处理,敬请期待!

 

推荐语:

作为社会性动物,与同类比较似乎是一种本能,在此过程中我们一边确认自己的位置,一边深受其扰。无休止地比较,带来不停歇的压力、焦虑与自我怀疑。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社会比较,又该如何走出比较的怪圈?本书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你还可以从这里获得帮助

心理咨询预约方式

  1. 咨询预约:学四楼辅楼二层当面预约,或办公时间拨打58805852电话预约。

  2. 心协朋辈支持热线:58800764,58800525(开通时间为每晚5:30-9:30,法定节假日暂停)。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希望屏幕前的每一个你都能好好爱自己,调适压力、调整关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未知。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bnuweixin-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图书馆
文案:杨菲
排版:岳天舒、彭晨曦
责任编辑: 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对话雪绒花丨你的困惑,我来倾听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