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归还遗失物品600余件 这位民警是如何做到的
2022-05-31 19:1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2年3月30日下午,市民郭女士专门来到地铁1号线南礼士路站,感谢民警史光明以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认真用心的为民服务。

3月28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军事博物馆站派出所民警史光明在地铁1号线木樨地站进行安全检查工作时,收到地铁工作人员贾萌上交的一张失主郭女士的身份证。

收到遗失身份证,对于史光明来说是“家常便饭”,据派出所统计的发还记录显示,自2012年史光明从部队转业从警以来,解决遗失身份证、遗失财物等群众心目中的“急难案件”达600余起。

发还身份证对于史光明来说更是“轻车熟路”,他立即通知附近沿线地铁站进行广播寻人,等待片刻未果后,他通过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查到失主郭女士有几个电话号码,一一拨打过去发现不是已经停机就是关机,总也联系不到本人。

这种情况史光明曾经遇到过几次,于是他根据身份证上的住址信息,又向所属的西城区公安分局月坛派出所、月坛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寻找失主的电话,几个单位所给的电话号码同样也是无法打通。

史光明跟小编说:“这样的情况我还真是第一次碰到,但是身份证上的住址信息我通过手机地图查询,发现是某单位地址,郭女士应该是落的集体户口。”

抱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史光明费尽周折联系上了郭女士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但是人事部门人员未查询到郭女士的相关信息。这无疑是给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史光明“当头一棒”。

也许到了这里,很多人会说史光明警官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是“案件”并没有就此结束,借用郭女士后来所说的一句话:“我十分钦佩您(史光明)的人品和执着的精神。”就是因为这种执着的精神,在南礼士路执勤的史光明做出了一个决定,下班后只身前往郭女士身份证上的住址地查找询问。

在部队从事了25年测绘相关工作的史光明,选择步行从地铁南礼士路站前往郭女士所在的单位,因为他相信路上或许能找寻到失主的一些蛛丝马迹。

步行半个小时后,到达郭女士身份证住址上的地点,史光明向传达室的保安员,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并给保安员看了郭女士的身份证照片,保安员看后表示似乎面熟,史光明立即留下联系电话,希望保安员再次见到郭女士时,让她及时联系自己。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传达室保安员的帮助下,两天后史光明接到了失主郭女士打来的电话。

3月30日下午14时30分,史光明也终于见到失主郭女士本人。郭女士激动地说道:“自己也不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但是实在想不起丢在哪里了,幸好遇到执着的您及时找到了我。”

原来,郭女士两天前在乘坐地铁进站掏兜刷卡时,顺带将放在兜里的身份证掉落了出来。由于前段时间她长期出差,手机号码也是全部刚刚更换,至于单位人事部门查不到自己的信息,可能是因为她的编制并不在这里的原因。

说罢,郭女士当场写下一封感谢信,并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红包表达对史光明的钦佩之情。

史光明婉言谢绝郭女士的好意,告诉她:“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听完史光明讲述的“案件”感觉不够解渴,在小编的央求追问下,他又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看了一下,想起来一件印象较为深刻的事情。

在一次执勤巡逻中,史光明收到地铁工作人员捡到一个卡包,里面有身份证、医保卡、上海居住证、公交一卡通等证件。也是费劲周折,一番操作之后,未能联系上失主徐女士。后来史光明根据上海居住证上的信息,联系上了居住证签发地的派出所。通过上海的派出所与其上海单位的人事科联系,要到了徐女士的电话号码,及时归还了证件。

小编看到史光明笔记里夹满了以往群众写的感谢信,其中就有徐女士用红纸写的一封感谢信,信中这样写到“几经波折才终于联系上我这个不知道自己重要证件丢失的丢失人。最近由于身体原因我正在医院就诊准备手术中,如果证件丢失我将无法如期进行治疗,所以特别特别感谢史民警。”

还有几年就退休的史光明,人如其“名”(微信名“不忘初心”),部队转业从警10年间,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滴水穿石的毅力诠释着老党员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

北京公交警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