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五月端午,传承文化民俗,6月3日至5日,以“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为主题,西城区统筹区域文化资源举办文明实践直播、亲子公开课、主题培训讲堂、诗词诵读、彩纸粽子、民俗体验等文化活动,通过云端相约丰富居民,就地过节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助力居民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端午假期。
线上直播+公开课 有讲解有示范
6月3日-5日,每晚19:00-20:00,西城区为7-12岁的青少年准备了三场童心满满、趣味满满、知识满满的亲子公开课。公开课分设低、中、高年级课程,通过“直播讲解+手工制作示范”的形式展现,讲习俗话故事,包粽子拼创意,结绳祈愿,带领孩子们体验独特的端午传统文化魅力,同时激发习练非遗手工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3日晚的低年级课程
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讲述爱国诗人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解读龙文化,了解龙舟入奥的大事迹。
4日晚的中年级课程
4日晚中年级课程中,以粽子为主题,讲解粽子在古文中的名称,了解南北食粽习俗,制作创意粽子。
5日晚的高年级课程
讲解驱五毒的含义以及人们祈福纳祥的端午心愿,讲授端午的“午”字与数字“五”之间的联系,将端午知识与手工作品“五彩绳”结合,带领学生完成作品。
为进一步推动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深化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培育,丰富节日期间市民文化生活,6月3日,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驱瘟避疫 端午安康”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主题活动,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龙、二友居第六代技艺传承人毛雅军和传统药香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时亮,坐镇线上直播间,讲述端午传统文化和习俗,演示粽子制作方法,介绍“避瘟丹”“香囊”等的制作工艺。
直播现场还随机抽取幸运观众,送出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纪念品,并向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慰问和祝福,倡导大家就地过节,共同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端午假期。
为弘扬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优良美德,西城区妇联以“我们的节日”为品牌,推动家庭文化与节日文化相结合,此次推出的“云上过端午”便成为大家最贴心的节日礼物,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典籍文化策展人赵银芳为大家讲述了端午节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刘冬颖教授吟诵了屈原名篇《楚辞·九歌》;相声演员马星野表演了传统快板《玲珑宝塔》;配音演员张鸽给孩子们讲述了《屈原的故事》,小学生代表安思颖朗诵了诗人阿紫写给端午节的诗歌《今天我选择用诗歌纪念》等作品。
西城区图书馆“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系列线上活动,突出趣味性,通过趣味竞答和主题培训,引领读者感受端午节的精彩魅力。端午节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西城区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开展了3场数字趣味竞答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端午习俗邂逅非遗知识,线上手工制作、“过端午 赛龙舟”主题绘画、端午节主题英语角等培训和活动,都是别具吸引力的体验方式,带领读者共度欢乐时光,加深对端午节的认识与了解,助力西城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诗词诵读+手工体验,话端午祈安康
“为了准备好这场文化盛宴,诗社成员们十多天前就开始准备,从选取经典篇章到诵读场景,大家互相指导、互相学习,期望能将传统文化魅力传递得更到位,同时也想借端午心愿的美好寓意祈盼疫情快点结束。”天桥诗社负责人李金龙表示。端午节前夕,天桥街道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砥砺新征程”端午节线上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将端午文化、文学经典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邀请了米鸥、冰蓝等多位朗诵艺术家,与天桥辖区4位朗读爱好者,共同诵读经典诗歌,为区域居民献上一场文化盛宴。此外,端午节前夕,天桥街道妇联携手福长街社区开展了“‘香’约端午,巧手做香囊”线上主题活动,让居民在制作香囊的过程中加深对端午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日前,德胜街道残联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了端午民俗文化体验活动,通过讲解端午民俗文化、制作端午香囊、表达抗疫胜利祝愿等形式,带领区域内80余名残疾人在线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精彩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一名残疾儿童在互动区留言道:“叔叔阿姨,我参加今天的活动很开心,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活动结束后,残疾人纷纷在微信群晒出得意之作。
线上互动+直播服务,涨知识增体验
结合当下疫情形势,6月2日下午,陶然亭街道举办了“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2022端午节线上文化活动。活动设置了端午节民俗文化知识问答、手工制作等环节,通过线上课堂的形式,教授居民制作“彩纸粽子”的做法等,让居民认识和了解更多端午传统文化,感受其中魅力。活动中,还通过健康讲座,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识、养生知识等,并通过一对一问题解答及健康知识抢答等互动形式,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帮助居民理解防疫要求,营造全民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端午节期间,西城区老字号菜百股份通过线上平台构建消费新场景,创新服务新模式。在线上直播时段推出端午主题产品,小金粽造型吊坠首饰兼具美好寓意与传统文化内涵,汲取传统文化养分驱动文化消费。同时通过微信群等平台,将金价播报、售后服务、问题咨询等过往的线下服务工作“复制”到云端,主播实时为居民答疑解惑,方便顾客购物与体验。
文字:西城融媒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
图片:相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