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22年6月11日下午2:00
活动地点:颐和园书院·霁清轩
主办单位: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国图书店
北京颐和园学会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
公益支持:传匠心铸国魂——马可波罗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
活动简介:颐和园书院·霁清轩,位于颐和园谐趣园北侧,这里是一处集山水园林与人文历史的阅读空间。2022年6月11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将在这里举办一场关于“世界遗产在北京”的文化沙龙活动,继续开展颐和讲堂直播活动。
直播平台:
颐和园官方微博
北京颐和园学会官方微博
哲匠文化汇视频号
拟邀请专家: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
1977年由新建转入承德市文物局从事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的设计与规划工作。主持编写了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十年(1986至1995)整修保护规划(国务院批准)及维修工程的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1992年调入国家文物局计财处、修缮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从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方案审批工作。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期间,先后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了西夏王陵、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新疆交河故城、辽宁五女山山城(世界文化遗产)、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文化遗产)、青海塔尔寺等多项保护规划的编制。曾担任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周萨神庙保护工程、西藏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工程专家组长。两次获建设部设计一等奖。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前副主席(2005-201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理论委员会前副主席(2017-2020)英国伦敦大学客座教授(2014-2018)。曾任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文物处长,世界遗产处处长,文保司巡视员;先后担任文物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曾参与ICOMOS《奈良真实性文件》、《西安宣言》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献的研讨制定。1994年奈良真实性国际会议中国代表;2005年ICOMOS《西安宣言》起草组成员;2007年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北京文件》起草组主持人之一。主持翻译出版了尤卡.约基莱赫托教授Jukka Jokilehto的《建筑保护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第一版,即将完成第二版翻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的研究者和参与者。亲历中国世界遗产从零至今的全过程。
孔繁峙,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文博副研究员。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出境鉴定组、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北京市文物公司和北京市文物局工作。自1989年6月至2013年2月,先后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和局长,参与了1990年以来的全市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参与了天坛、颐和园、明代十三陵的申遗工作。现任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园林专家,原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原颐和园管理处总工程师,北京公园管理中心顾问,主持颐和园苏州街澹宁堂的复建工作。主要著作有《颐和园》、《中国古代园林》、《佛学与中医学》等,主编有《中国皇家文化汇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艺术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女建筑师协会理事;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首席责任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与中国文化以城乡空间为载体的创造性视觉转化。设计作品涵盖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主持项目及团队获“北京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北京市优秀设计团队”、“北京市优秀责任规划师”、“北京十大最美街巷”等荣誉和奖项。
讲座题目:世界遗产与北京
讲座内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作为千年古都的中国首都北京,是世界上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讲座将从世界遗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开始,着重从遗产地的入选标准和遗产要素等关键内容介绍北京7处世界文化遗产,从世界遗产的专业角度重识这些著名景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在人类文明构建中的核心价值。最后以城市艺术创新中心近年来深耕将文化内涵外显于城市环境的设计作品,为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积极地提供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主持人:颐和园党委副书记 秦雷
研究馆员,现任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北京颐和园学会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颐和园》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和支持颐和园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修缮、遗产监测、历史文化研究管理等工作;发表和主编多篇多部颐和园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研究论文、文集等,主编《颐和园南迁文物》、《颐和园藏文物大系》、《颐和园史百年研究文集》、《民国颐和园诗文集》、主持《颐和园园墙历史与保护修缮研究》、《三山五园水利遗产研究课题》等填补了颐和园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参与策划了多个展项颐和园文物展览,其中《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园说Ⅱ——颐和园建园270年文物特展》、《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内容来源:颐和园微览
*图文版权归颐和园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