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大家谈|东城区新世界商圈周边将打造慢行系统示范区
2022-06-16 11:2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东城区高度重视交通综合治理工作。2021年,全区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协同配合,区域交通环境持续提升。今年,东城区还将紧紧围绕核心区功能定位,继续坚持“优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推进全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改善区域交通环境秩序。

今天是“治堵大家谈”第268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停车管理科科长郭风林、交通运行科副科长于滋涛、市政设施科杨莹做客直播间,介绍2021年东城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及今年的工作安排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专题节目,我们一起为北京的交通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以新世界商圈周边为重点

继续推动慢行系统品质“更上一层楼”

二环东城段主路全长17.5公里,包含立交桥18座,双方向慢行系统总长度为27.5公里。2021年,东城区按照“分段施策,慢行系统全面提升”的原则,针对辖区内二环路不同路段的特点,因地施策实施改造,多维度提升二环路的慢行服务品质。改造后,二环路慢行系统更加连续、安全和舒适,方便了广大市民绿色出行。

今年,东城区将以新世界商圈周边为重点,带动全区慢行系统品质“更上一层楼”。

目前,计划通过在部分路段拓宽人行步道宽度,更换透水、防滑材质地砖,在机非混行路段施划慢行优先标识等措施,以新世界商圈周边为重点打造慢行系统示范区。并将通过施划标识、拓宽人行步道、施划独立非机动车道等措施,对花市北小街等道路进行慢行改造,提升道路慢行品质和功能属性。此外,还将开展南滨河路沿线道路排查,完善道路无障碍设施,开展道路病害处理整治工作,并实现滨河步道、巡河路、骑行通道互联互通。目前,南滨河路沿线整治整体方案还在完善中,预计项目将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

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

中绦胡同、干面胡同西口

将建设立体停车设施

近年来,东城区在核心区控规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扎实开展了《东城区停车专项规划》、《东城区停车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规划编制,以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地区为重点,调整、优化停车场选址,适度建设停车设施缓解居住停车供需矛盾,同时积极探索停车设施建设的“政企合作”模式。2021年东城区建设完成了白桥大街、工体西门2处立体停车设施,新增停车位400余个。2022年东城区将重点推进中绦胡同、干面胡同西口2处立体停车设施建设项目,预计可增加停车位230个

同时,东城区积极推动停车错时共享,补充停车资源短板,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街道办事处通过政策宣传动员、共享平台搭建、供需双方对接等方式,按照供需双方的“潮汐规律”,精准对接需求和车位,促成居民与停车场达成共享协议。目前,东城区有共享停车场54处、2800余个车位,成为居住停车资源的重要补充。

畅通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

年内计划实现北极阁头条等

3条次支路完工通车

次支路建设对于畅通道路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东城区积极推动革新中街、法华寺路、长青南路等3条道路的建设。其中,革新中街西起马家堡东路,东至永定门外大街,道路全长994米,红线宽度25米,按城市支路标准建设;法华寺街项目西起天坛东路,向东与体育馆西路相交,东至幸福大街,全长约1.02千米,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0米;长青南路西起天坛东侧路,东至长青路,规划红线宽20米,全长517米。目前3条道路均已实现通车。今年,东城区将进一步推进次支路建设,计划实现北极阁头条等3条次支路完工通车,并持续推进刘家窑路、手帕胡同、夕照寺东西线3条次支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推动桥下空间治理

雍和宫桥桥下空间改造提升

9月底整体完成

桥下空间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现着城市的品质和形象。2021年7月,东城区完成19处桥下空间管理使用权的接收工作并全面完成环境治理,桥下空间基本达到“安全、整洁、有序”。同月,选取雍和宫桥桥下空间为试点,积极探索桥下空间改造提升、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2022年,通过对雍和宫桥周边交通、空间和市民需求的深入调研,确定了“安全优先、需求导向”的改造原则,并确定了以提升停车场环境、提升桥下设施环境、提升桥下安全环境为重点的改造提升方案。其中,为提升雍和宫桥下停车场环境,将迁出东侧交通执法站,释放停车空间,通过增设电动车充电桩、标识导览系统、完善智能监管系统、重新铺设地面等措施,优化提升停车配套服务设施。同时,通过将西侧空间箱式变压器缩减体积,增加装饰遮挡、更换带有文化logo车场护栏,串联周边文旅风貌特色等措施,着力提升桥下设施环境。围绕提升桥下安全环境,将优化桥下空间交通组织,把停车场出入口与机动车调头区合并,保障停车场外人行安全,并在停车场内增加步行引导道路,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停车场内人行安全。项目计划于9月底整体完成。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