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仁婧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二庭法官
在小时候的我眼里,父亲是无所不能的。他会解答我学习上的所有疑问,会维修家里一切坏了的电器,会一口气在水里游好几个来回,甚至还猜得透我顽皮偷懒的小心思。在父亲身边,我总是踏实而安心。父亲鲜少催促我的学习,鲜少给予太多的压力,但并非对我完全放养。他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每到周末都会陪我,不管是到儿童乐园玩耍,还是到书店看书,或者到七大姑八大姨家串门。虽然不如现在的小孩活动那么丰富多彩,但有父亲的陪伴,总是很盼望周末的时光。
儿时家里经济不算宽裕,但每到放寒暑假,父亲也总会和母亲一块带着我还有堂哥堂妹,到外地旅游看看。无论远近,但每个假期至少一次。小时候的我还不能完全领悟父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良苦用心,但看到不一样风景的欢呼雀跃,还有在旅途经历中的趣事轶闻,倒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之中。
又是一年高考季,我不禁想起当年是父亲陪着我走过通往每场考试的林荫道。考试结束后,在等待成绩的那段时间里,总是忐忑不安,这种焦虑的心情在考试成绩公布前几天达到了顶点。父亲看出了我的紧张,一天晚饭后,父亲叫我出门散步。一路上,父亲和我聊了好多,从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讲起,讲到如何自我调节克服困难与挫折,再到人生规划和对我未来的期许。父亲笑着说:“闺女,这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刻,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以后的路靠你自已去闯了,要学会独立和坚强。别怕,爸妈永远在你身后。”
我恍惚想起,上寄宿高中后第一次周末回家,自己提着大包小包,坐约一个小时的车,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又吃惊又欣慰地说:“咱宝贝女儿这么厉害?自己回来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高考于我是人生中的重要分水岭,对父母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当年游泳下水都会害怕的小姑娘,如今满怀期望去陌生的城市追求自由和梦想。与父母相互陪伴的时光,终究是渐行渐远。
大学毕业工作后,有时节假日也不能回家看望父母,父亲的陪伴也转化为手机里的一声声叮咛:“别太累,要注意休息,多吃点儿好的。”父亲会看北京的新闻,关注北京的天气预报,还会时常嘱咐我遵守疫情防控措施。每当我因不能回家心怀愧疚时,父亲总会提醒我,越是艰难吃劲的时刻,越是体现一个人的担当和作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政法干警,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为首都疫情防控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之余,我也爱给父亲打打电话,唠唠家常。每次和父亲聊完天,我都感觉自己又满血复活,充满了力量。父亲节到了,谨以此文祝全天下的父亲,特别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超人”爸爸,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