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在本期《我是大医生》中,大家则需牢记食以“牙”为先!
牙齿的好坏,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吃”好,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然而在成年人中,90%以上都存在牙周问题,且大部分人并不自知。很多人觉得自己坚持每天刷牙,一定已经保证了口腔健康。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仍有不少伤牙误区易被忽视!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邀请北京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戴永雨和口腔种植专家倪以亮,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带您发现保护口腔健康不容忽视的细节!
这30秒不能省
餐后漱口竟然这么重要
你在吃完东西之后是否有漱口的习惯?现场专家带领主持团做了一个关于餐前餐后口腔酸碱值变化的实验。主持团成员在现场通过吞咽葡萄糖水的行为来模拟进食,在饮用葡萄糖水前和喝完的10分钟之后,他们分别用PH值试纸测量了口腔的酸碱值。实验结果发现,三位成员餐后口腔环境无一例外变“酸”了。
如果牙齿长期处在一个偏酸的环境中,牙釉质就会被侵蚀损害,而后导致龋齿甚至更严重的病变发生,所以餐后及时漱口非常有必要!餐后漱口可以及时清除掉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防止口腔中的细菌大量繁殖而排酸、进而影响牙齿健康!然而,应当用什么漱口效果更好呢?专家现场教学自制漱口水,帮助牙齿变得更“强壮”!
这个工具最该换
牙签竟然如此伤牙
牙签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家庭餐桌上,外出吃饭时.....不少人都习惯了饭后用牙签“剔牙”,否则总觉得牙齿缝隙里塞着东西。但是,专家却提出建议,希望大家尽量不使用市面上常见的牙签。《我是大医生》节目组从超市选购了一盒新的牙签,主持团成员在录制现场随机抽出一根,将其放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让人吃惊!
这根牙签肉眼看上去很光滑,其实在显微镜下,边缘却极不平整,甚至有突出的毛刺存在!同时在牙签表面,还存在很多黑色的斑点污染物。专家提醒大家,如果使用这样的牙签进行“剔牙”,非常容易刮伤牙龈,如果污染物随着伤口进入牙龈内部,还可能引起更大的危险!市面上常见的牙签从构造和洁净程度,都不适合作为日常口腔护理工具使用,建议更换为牙线。
一方面,标准的牙线厚度小于0.15毫米,远比牙签要细,更远小于最窄牙缝厚度,十分扁平的牙线足以通过正常牙齿间的缝隙,对牙齿侧面进行物理摩擦而去除附着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另一方面,牙线的材质柔软不坚硬,没有硬伤害,不会伤害牙齿及牙龈,它自身的洁净程度更是远高于牙签。
在使用牙线清洁时,应当选择哪种类型?水牙线和传统牙线哪个效果更好?还有其他哪些应该注意的口腔护理细节呢?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带您走出口腔健康误区,保你有“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