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园林小讲师线上互动课堂•中国园林的转折
2022-07-02 15:4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期。

△ 中国园林的转折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古代园林厅

中国古代园林厅的第二部分“中国园林的转折”,虽处于大动乱时期,但思想十分活跃。儒、道、佛三家争鸣,人们勇敢地冲破儒学的桎梏,寻求个性解放,崇尚隐逸和寄情山水成为社会风尚,普遍形成了士人们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

“园林”一词也开始出现,造园活动不再追求宏大的规模,隐逸思想得以充分体现,造园方法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并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为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具有保护木制屋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这就大大促进了宫殿建筑的发展。

这一时期宫殿上的建筑构件——瓦当展现了大一统背景下的古朴厚重。

皇家园林

这一时期皇家园林的建制可谓规模宏大、功能齐备。

大家耳熟能详的未央宫、上林苑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皇家园林代表。

△ 未央宫复原图

△ 上林苑

封泥

大家知道秦汉时期的奏折是如何保密的吗?

粘在竹简封口处的一小团泥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撕毁不保”的标签了。

△ 封泥 (中国园林博物馆)

曹魏邺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较为集中,规划设计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皇家园林的功能从狩猎通神和生产经营为主逐渐转化为以游赏居住为主,由追求规模宏大向建筑精细化发展。

△ 邺城遗址

一代枭雄曹操营建的曹魏邺城是第一个具有中轴线规划的都城,这在汉代从没出现过,这种中轴线的建筑被广泛采用,并一直传承到宋元明清时期。

寺观园林

随着佛、道的盛行和佛寺道观的大量出现,寺观园林作为一个新的类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风景名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白马寺就是寺观园林的典型代表。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国家营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 洛阳白马寺

公共园林

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一些近郊的风景游览地,具有了最早的公共园林性质。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作为首次见于文献的公共园林,标志着中国公共园林雏形的产生。

△ 兰亭之俢禊盛会大型场景(中国园林博物馆)

转折期的中国古代园林,儒释道诸家思想的激情碰撞催生了艺术领域的开拓,多样的园林类型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

*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园林博物馆线上更多精彩展览与科普内容,邀请大家浏览体验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