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大家谈 | 石景山区:积极推进交通建设治理
2022-07-14 15: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1年,石景山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强化交通综合治理,推进智慧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交通支撑、保障与服务能力,努力营造高品质出行环境。今年,石景山区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和“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治理理念,不断提升交通综合治理能力,持续改善交通运行状况,为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创造更加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治堵大家谈”第272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市政办科长张海斌、道路科科长彭鹏、交通科副主任科员崔玲霞,及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石景山支队警官石峰做客直播间,介绍2021年石景山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及今年的工作安排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专题节目,我们一起为北京的交通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完善路网结构

2022年持续推进首钢北区等

重点区域配套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方面,2021年石景山区重点推进首钢地区冬奥会场馆周边配套道路建设,高井规划一路(阜石路至京门新线)、北辛安路南段(长安街西延至锅炉厂南路)、锅炉厂南路(北辛安路南段至西五环路)于2021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对外交通出行,提供了更好地服务保障。同时,衙门口新八路、衙门口新九路和衙门口新十路建成通车,方便了衙门口棚改西区回迁居民出行,打通与京原路、锅炉厂南路的连接,系统改善了衙门口地区的“路网配置”。

为提高后冬奥效应,带动首钢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石景山区将持续推进首钢北区、首钢东南区、衙门口东区等重点区域配套道路建设,完善整体道路路网结构,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挖潜停车资源

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

将建成全区第一处P+R停车场

停车设施建设方面,今年石景山区将重点推进3个居住区停车场和5个商业及办公配套停车场共8处停车设施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停车位5000余个。其中,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将建成全区第一处P+R停车场。项目计划2023年年底前完成建设,新增P+R停车位400个。

此外,调色板花园地下停车库项目也非常值得期待。项目位于石景山区东部,位置在原玉泉鲁谷建材市场,西起雕塑园南街,东至石槽中街,北起规划三路,南至莲石东路辅路,地上部分拟规划调色板花园,地下规划建设停车库。目前,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已基本稳定,并取得前期规划手续,待取得立项批复,力争2022年年底前开工,2024年竣工,预计新增停车位1660个。调色板地下停车库建成将有效解决远洋山水等周边小区停车难问题,同时结合地上绿地公园,打造石景山区新地标。

提升慢行体验

年内将把鲁谷街道打造为

慢行系统示范街道

慢行方面,2020年“永引漫行”工程和2021年首钢园区慢行示范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石景山区将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慢行交通品质提升规划》和《2022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交通枢纽区、文化教育区、医疗卫生区、旅游区、文体场馆等八类功能区域的不同特色建设要点,提升区域慢行出行服务品质,打造1个慢行示范街道。根据各类功能区的特点,计划选取鲁谷街道作为慢行系统示范街道,通过拓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机非混行路段增设慢行优先提示牌,改移人行步道电杆、电箱、报刊亭,学校医院周边增设限速和禁鸣提示牌,乱停车点位加装违章抓拍探头,电动车违章频发点位增设高清电动车违章抓拍探头,及增加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和立体停车架点位等措施,全面提升区域内慢行出行环境。

优化交通组织

古城路口等6处堵点乱点

交通秩序已有效改善

按照有关工作要求,今年石景山支队协调区政府各部门继续大力推进堵点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古城路口、燕堤中街、西井中街等6处辖区内堵点乱点的治理,剩余4处也在有序推进中。

在已完成治理的6处堵点乱点中,古城路口因路口规模较大,非机动车、行人过街困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存在交叉等问题,通行秩序一度较为混乱。石景山支队在全面深入实地调研、走访摸排的基础上,通过缩小路口规模,设置过街安全岛和等候危险区,创新施划上下行斑马线,在路口内部施划机动车车道导向线、非机动车彩铺通道,在路口内增设盲道等工作措施,有效提升非机动车、行人通行效率。此外,燕堤中街和西井中街受断头路影响阻碍车辆通行,造成局部交通拥堵。石景山支队积极协调区各职能部门,打通了上述两条道路的断点,形成区域交通的有效循环,极大程度改善了周边动静态交通秩序。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