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街巷名称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名称与人文地理名称两大类。自然地理名称如兔儿山、西河沿、臭沟胡同、河槽等,人文地理名称如西长安街、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护国寺、米市胡同、东交民巷等。其中,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名称要多很多。众多名称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北京胡同的地名文化。
东交民巷(高希 摄)
北京胡同从得名的形式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借代名称,即借官署衙门、人物住宅、宫坛寺庙、文物古迹、仓场卫所、建筑树木等各种显著标志为名。如槐树胡同、石碑胡同、砖塔胡同、东厂胡同等。其中砖塔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丰盛地区,呈东西走向。元代始称砖塔胡同,因胡同东端南侧有万松老人塔,故得此名。今塔保存完好,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新整修,现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鲁迅于1923年8月2日至1924年5月20日曾寓居砖塔胡同64号院。东厂胡同位于五四大街南侧,呈东西走向。胡同称东厂,是因为明代在此地设特务机构东厂而得名。东厂始设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太监提督之,使刺外事,与锦衣卫相表里。清代属镶白旗,称东厂胡同。清末军机大臣荣禄府第在胡同内路北。胡同东口路北有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住宅,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所在地。
砖塔胡同(高希 摄)
第二类:象形名称,即根据河流水系、地形地貌以及街巷胡同的走向等某些形状特征对街巷胡同命名。如南河沿、九道弯(弓字胡同)、门框胡同、月牙胡同等。其中门框胡同位于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东北部,南北走向。清代时称门框胡同,巷名沿用至今。巷内有一个石砌的过街门楼,下面有石门框,因此得名。这条胡同是京城著名的小吃胡同,最有名的是刘家老铺复顺斋,开设于清康熙年间,专卖酱牛肉,用多年的老汤煮制,肉香味醇,远近闻名。除酱牛肉外,这里的小吃还有褡裢火烧、炸三角、卤煮小肠、炸年糕等。胡同虽然很窄小,但是因为胡同内充满了名手制作的小吃摊铺,所以吸引了各阶层食客的光顾。
弓字胡同(高希 摄)
第三类:表意名称,这类街巷胡同的名称主要是表达人们的某种心愿或意愿,以体现人们期盼吉祥、平安或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如什锦花园、飞虹桥、太平街、百花深处等。什锦花园胡同位于东四北大街西侧,呈东西走向。明代时,因成国公朱能在此建有私家园林“适景园”而得名,清乾隆时称“石景花园”,宣统时称“什锦花园”,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什锦花园胡同”。胡同内21号院为当代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的故居。此宅原为启功曾祖溥良的宅第,溥良是雍正皇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之后。启功出生于此,并在此生活了10年。1923年,溥良病故。不久,10岁的启功随着他的祖父、母亲和姑姑搬出了什锦花园胡同,搬到了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在上述三类街巷胡同名称中,第一类所占比例最大,应在全部街巷名称的50%以上,第三类则最少。琉璃厂文化街(黄一曼 摄)
资料来源:
《北京胡同志》
《北京地方志 风物图志丛书—王府》
《北京名人故居—东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