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不及做饭时,可能会选择点外卖,若在此消费过程中遇到纠纷应如何正确维权?
维权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01
外卖破损,如何维权?
案例:小张是一名上班族,所以工作比较忙的时候经常点外卖,很多时候,外卖送到了却发现饭菜都洒了,所以她就找外卖平台解决,平台又把责任推给商家,商家让她找骑手,骑手又让她找商家,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相互推诿的过程,时常得不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提醒:外卖破损这一问题涉及到合同的相对性,找到合同的当事人才能够进行维权。订外卖实际上是和商家订立合同,如进行维权应找商家进行协商,若外卖平台承担担保责任,此时,对外卖平台或商家均可进行维权。
02
外卖吃出异物,如何维权?
案例:李先生通过某外卖平台购买价值500元的外卖食品,在用餐过程中发现食物中有头发,遂以买卖合同纠纷为由起诉外卖平台,并要求赔偿。
提醒: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如果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首先应当与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协商解决;其次,如果消费者不掌握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实名信息,有权要求网络交易平台进行披露。外卖中出现异物,应属于该规定中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此时消费者就可以请求支付价款的十倍或者一千元的损害赔偿。
法条链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03
外卖分量与预期不一,如何维权?
案例:张女士在一家外卖平台订购了某商家的外卖食品。收到货后,张女士使用自己的电子秤称重发现外卖食品的分量少了一半。张女士与商家协商,商家向张女士退还了部分价款。
提醒: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应保留消费凭证、留存交易记录、保持食品原状,并通过拍照、录视频等方式固定证据。
法条链接:若商家构成欺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常点外卖安全吗?”
“食品安全有保障吗?”
“如果有纠纷,怎么办呐”
一起来看看
↓↓↓
- END -
来源丨天津高法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