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秋节将至,为丰富市民群众的假期文旅生活,让市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愉悦的节日假期,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北京推出462场精彩演出、52场美术展览和1083场群众文化活动。邀请您共享文旅大餐、欢度中秋佳节。
艺术盛会献人民,大戏大展聚京城
2022年中秋节期间(2022年9月10日-9月12日),全市将举办138台462场精彩演出活动,52场美术展览活动。与去年同期相比,演出剧目增长38.0%,演出场次增长62.1%。
十三艺节献盛宴,传统大戏飨宾朋
节日期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多项重要活动在京举办,精彩剧目、美术大展缤纷亮相,凸显“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特邀剧目展演将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歌舞史诗《奋斗者之歌》,《劳动畅想曲》《奋起》《奋斗》《奋进》《奋斗进行曲》五个章节慷慨磅礴,激情讴歌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京剧《红军故事》在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青衣程派、梅派、尚派和老旦行当的“四重唱”将民间音乐元素揉进作曲,动人诠释革命征程。“人民为中心 文艺攀高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于9月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主题展分为“精神如炬,奋起革命新文艺”“大道如歌,奋笔书写新华章”“信念如磐,奋发改革新征程”“江山如画,奋进伟大新时代”4个篇章,汇集展品千余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等美术精品400余件。本次展览汇集这些优秀作品,创新性采用三地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津冀同步展出,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新时代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名团名家贺中秋,乐韵长颂桃李情
今年中秋与教师节双节重合,北京市属文艺院团纷纷推出优质演出,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北京京剧院将在吉祥戏院带来《月满迎中秋》名家名段演唱会,众多京剧名家齐聚一堂;北方昆曲剧院将在天桥剧场带来经典佳作——昆曲《红楼梦》,该剧曾在2013年荣获文华奖;北京交响乐团“明月狂想”室内乐音乐会将于国家大剧院上演,用优雅旋律描绘月下美景;国家大剧院推出《今宵月正圆》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中秋音乐会,为听众献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弯弯的月亮》《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桃李芬芳》等耳熟能详的曲目,回忆满满;国家大剧院戏剧季中秋节专场特别策划了京剧《红鬃烈马》《挑滑车》《贵妃醉酒》三部传统大戏,邀广大戏迷一同听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京味儿大戏《小井胡同》在首都剧场拉开帷幕,带领观众走进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之间的北京市井生活;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还带来了经典温情儿童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上演纪实性木偶剧《大象来了》,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假日体验。
精彩喜剧笑不停,老少咸宜乐开怀
假日期间,开心麻花口碑大戏《谈判专家》登上世纪剧院的舞台,演员们妙语生花、包袱迭出,观众们笑声不断;五星爆笑大戏《窗前不止明月光》在海淀剧院欢乐开演,同一个场景内剧情不停反转、让人目不暇接;爆笑互动话剧《香槟加奶盖》在磁场南锣话剧剧场上演,剧情跌宕起伏,笑点密集。此外,北京曲艺团在老舍茶馆、天坛南门剧场等带来相声、鼓曲精彩演出;更有嘻哈包袱铺、笑脱喜剧等团体带来的相声、脱口秀演出,陪伴首都市民一起欢度快乐假期。此外,音乐剧《桑塔露琪亚》镜框版将在北京西区剧场上演,由3名演员分饰13个角色,用传统镜框式舞台全景还原大洋彼岸的城市风貌。
重磅大展齐亮相,艺术体验新升级
中秋期间多个精彩展览亮相京城,丰富市民假日生活,其中,“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和“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为两大重磅展览。除此以外,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以展示敦煌文化为主题,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沉浸体验艺术宝库,传播感受丝路精神。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世界艺术云图2022——‘一滴水·一世界’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采用3Dmapping投影、雷达交互等高科技,打造一场艺术与科技交织的童画世界。炎黄艺术馆的“博洛尼亚插画展”汇聚了世界一流的插画大师名作与经典童书作品,是国际插画与图画书创作风向标。此外,中华世纪坛的“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今日美术馆的“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等常设展览依然热度不减,将在中秋假期迎接广大观众。
线上开辟新赛道,足不出户看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艺节创新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模式,构建集成化展示、分众化传播的演播直播平台矩阵,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面,凝聚提升大众对艺术节的关注度。来自全国各地的特邀剧目通过文旅之声、文旅北京等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演播,让观众“云”过戏瘾。来自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秦腔《王贵与李香香》以王贵和李香香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七十年前宁夏盐池周边地区人民走上革命的坎坷历程。来自广东粤剧院的粤剧《红头巾》从女性角度入手,深度展现了上世纪初中国女人结群下南洋当红头巾谋生养家,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反哺家乡,凸显广东人民的勤劳勇敢和爱国精神。
品味传统文化 欢度中秋佳节
——全市1083场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全市将以“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为主题,围绕“歌唱北京”“舞动北京”“艺韵北京”“戏聚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六大板块,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文化讲座、诗歌朗诵、游园会等各类线上、线下重点文化活动1083场,预计覆盖820万余人次,其中,线上活动450场、线下活动633场。主要特色:
一是突出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营造浓郁氛围。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恰逢中秋佳节,各区、各单位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围绕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主题开展文化活动。市文化馆将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摄影沙龙9月月赛以及“影像北京”第十届首都市民网络摄影大赛,结合“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努力创建高水平的群众摄影活动交流展示平台,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东城区文化馆将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中秋诗会,邀请朗诵名家和文化馆业务干部同台带来一场精彩的中秋诗会。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第八届“艺术朝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中秋专场展播,将群众优秀原创作品进行集中播出,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喜迎二十大·共筑中国梦”——2022年海淀区老干部迎中秋庆国庆联欢活动,丰富离退休老干部的节日生活。
二是书香伴中秋,诗会讲座传递文化内涵。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围绕中秋节精心策划诗歌朗诵、专题展览、亲子共读、知识竞答等活动,让市民群众过中秋、品书香。首都图书馆将举办“读不完的热爱”——2022年北京市诵读大赛名家主题诵读会,活动通过开篇“大戏看北京”与三大篇章“承·文脉”“创·新姿”“瞰·未来”结构,在名篇诵读中勾勒出一个具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书香北京。
图/北京日报客户端
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华夏”中秋朗诵会,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2022年“居庸山月”昌平诗歌晚会,通过文艺演出、主题诗会、吟咏朗诵、戏曲彩唱等艺术形式喜迎中秋。延庆区将举办妫川文化大讲堂——非遗系列文化讲座。平谷区图书馆将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中秋音乐戏剧主题艺术展,普及传统音乐戏剧文化知识。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笔绘长城画展,展览由30余名优秀画家的创作组成,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三是演出乐中秋,精品展演营造节日氛围。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2022年首都市民音乐厅中秋节主题专场“中秋团圆乐”,来自北京交响乐团的艺术家将为广大市民群众奉献一场中秋文化大餐,将高雅艺术普及与文化惠民相结合,打造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音乐演出。石景山区文化馆邀请国家京剧院开展惠民演出,为市民带来《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锁麟囊》《状元媒》等名剧中的著名唱段。顺义区文化馆将举办“让艺术点亮生活”艺术周开幕式活动。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山河月明·经典流传国潮音乐会,粹选时下广为传唱的“中国风”曲目,将诗词经典、人文风情融合在古曲新声的旋律中。
四是民俗“闹”中秋,非遗活动展现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各区、各单位组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中秋民俗体验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其中。海淀区非遗展示中心将举办“喜迎二十大 非遗颂中华”特色体验活动,引领市民走进非遗馆,走近非遗传承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非遗文化精髓。西城区图书馆将举办“雅集中秋 共赏明月”——“浓情团圆 共迎中秋”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教授市民制作纸雕创意灯笼、传统走马宫灯、讲解咏月诗词。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明月满京城 中秋话非遗”系列活动,包括服饰体验、艺术观赏、技艺体验、灯谜打卡与拍照留念等内容。平谷区文化馆将举办“赶大集 看非遗”中秋节下基层非遗展示系列活动,结合各乡镇文化特色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让民众了解和学习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是文旅融合过中秋,体验“新玩法”。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2022年东城区中秋游园会,活动分为“悦”市集、“月”旅行、“阅”空间三大板块,让市民在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中欢度中秋佳节。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园林博物馆将举办“山水清音”2022年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秋戏曲文化活动,包含园林戏曲展演、主题讲座、传统民乐展演、非遗教学等内容,引导市民感受中秋节家国团圆的节日内涵。门头沟区将举办“紫气润京西 中秋月团圆”系列活动,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集合舞台表演、交互式H5、场景化游戏、快闪活动、体验类Vlog等,带来“沉浸体验、科技创新、传统时尚”的新体验。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2022年“月圆京城·情系中华”传统佳节之中秋游园活动,活动融合了特色节目展演、创城推广展示、大兴文旅线路推广、文旅市集售卖、传统民俗互动、游园趣味互动、节庆氛围营造多个板块,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贴近群众,增强群众参与互动。
六是文化惠民“走基层”,扎根基层暖人心。中秋节期间,各区、各单位将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公益电影放映等一系列进基层惠民活动,为基层、社区居民带去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房山区燕山文化活动中心将开展“望月怀远·花好月圆”中秋佳节走进温馨家园关爱残疾人慰问演出。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2022年“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区”文艺汇演活动以及“院区手拉手•戏曲艺术进基层”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谐文明的社区新风。经济开发区将举办中秋“爱心采购助农增收 一线慰问情暖人心”主题党日活动,为坚守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中秋祝福和慰问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