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丨打造“公园里的城区”,擦亮朝阳生态底色!
2022-10-11 16:4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不见门区

没有围栏

漫步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身旁苍翠绿植相伴

眼前烂漫鲜花同游

打卡公园绿道

正逐渐成为朝阳群众的新风尚

自2020年朝阳区

开始“公园城市”探索

加大公园绿地建设

加强公园与绿道连通

全市率先推进公园开放工作

拆围透绿

“十三五”以来,朝阳区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公园绿地133处。截止2021年底,全区城市绿地面积1608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399.8公顷,均居全市第一,构建成“大、中、小、微”四层级公园体系,已初步形成“两环六楔、五河十园、多廊交织”的绿色生态新格局。

朝阳区以公园开放为起点

2022年全面推进52处

城区范围内公园开放工作

目前已开放公园42处

已开放公园总面积828.89公顷

已拆除公园围栏36277延米

全面落实朝阳区拆围栏促共享的

“公园城市”四促建设工作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和庆丰公园是52处开放公园中开放加提升的试点公园,长度长,游客量大,公园门区相隔较远,从公园南侧到北侧都需要绕行较长距离,曾经有围栏的时候,公园绿色景观被生硬的遮挡,不能体现出公园优美的绿色立体景观。

如今的它们

有哪些精细的变化呢

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拆栏透绿景观提升

“都城遗址”等您来打卡

拆栏透绿,公园与城市零距离

公园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征求周边百姓意见,进行公园开放的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公园拆除围栏及大门,提升门区景观,改造公园沿街绿地,形成城市绿道和公园步道的系统连通,实现公园景观和街道景观的立体融合,以及生态景观的视廊贯通。

提升后的公园

园中建城,城中有园

城园相融,人城结合

得到了在周边

生活和工作的居民一致好评

可以24小时逛公园了,在街上不用透过以前高大的公园围栏,就可以欣赏到公园的美景了!

街边增加了木坐凳,坐在公园人性化的座椅上,抬头可以看见公园新种植的各类花花草草,蝴蝶和蜜蜂也多起来了。

在写字楼上可以看到满眼绿色的公园,公园更是新增了许多通道,增设了许多休闲广场,拆除大门后,条条道路都可以进入公园,中午下楼遛弯逛公园更方便了,公园的通达性更强了。

景观提升,移步易景

除了拆除公园围栏及大门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还在

公园门区设计了

艺术景观、植物组团、花箱等

多种入口形式

公园沿街绿地营造了

松花长垣图卷、盆景式精细植物组团

中式景墙花窗等沿街景观节点

开辟出了叶脉廊架、悦享小筑

绕树廊架等可供百姓

休息、阅读、交流的休闲空间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公园改造提升后,使公园绿地与滨水绿道紧密连接,公园景观更是与中轴路和小月河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有机结合,游人已经体会不到公园和街道的分隔,公园绿地已经与周边城市环境自然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城市建在公园里”的感觉。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毗邻公交站的地方

建成了状如叶脉的临街座椅

狭长的人行道边

则是灰瓦白墙、什锦花窗

中轴路边的“松花长垣图卷”小景落成

意境取自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的诗句

为了提升公园的畅通性和可达性

公园沿街绿地局部开辟休闲场地

增设公园出入口广场

增加“花朵”造型花架

点亮夜景照明

映射“向阳绽放的花朵”主题的投影灯

打造“悦享小筑”景点

创造悦读优享的文化空间

打造街边休闲空间

“绿岛长廊”等您来打卡

庆丰公园拆除了北侧

靠近通惠河桥栏杆处的围栏与原LOGO墙

设置叠层种植池

装饰京畿秦淮景观柱

结合绿岛、景观小品提升门区景观文化内涵

再现通惠河两岸

诗情画意般的生态文化风情

门区广场上设置休憩座椅,打造街边休闲空间,广场绿地内通过上层栽植色叶乔木,中层点缀花灌木,下层地被花卉色带组团,结合门区帆型景观灯和带状夜景照明,使公园绿化效果更加灵动,生态文化更加突出。

“公园城市”的探索依旧在继续

朝阳区将在试点公园开放基础上

全面加大公园开放力度

全力推进首批52处公园开放工作进度

下一步

朝阳区将继续推进全区公园开放

和与绿道体系全面连接

全力推进公园开放进展

同时进一步探索开放式公园的

有效管理方式

实现拆管结合、科学管理的管理新模式

朝阳区将进一步加大公园绿地建设

完善“大中小微”四级公园绿地体系

全力推进公园开放进展

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构建“全民共享,全时开放,全域连通”的

公园城区开放体系

这么美的公园景观

小编已经忍不住去拍照打卡了

周末好去处这不就有了?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号


作者:

北京朝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