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点关注地区安全,巡查时一定要留意电动车充电情况、堆物堆料及时清理……”茶源社区党委书记徐翠莲一边给社工提醒,一边把重点问题记在本上,开会时随着反馈进行增减,会后落实有迹可循。笔在纸上飞舞,20年来足足记录了几十本。“等我退休了,一定把本上的内容整理出来,因为每一页都记载着社区工作的方法和变化。”徐翠莲说。
茶源社区党委书记徐翠莲
不回避问题 要树立旗帜
2003年,作为随军家属的徐翠莲成为广外街道一名社区工作者。“选择这份工作之初主要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可走进这个集体后发现,当社工没有强烈的责任心,真干不了。”徐翠莲说。2006年,徐翠莲成为湾子街社区党委书记,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夯实基层党建,凝聚党员先锋力量,不让任何一名党员掉队。
为此,社区党委专门开设了“5分钟”微型党课,让各支部党员从普通小事讲起。提意见、诉矛盾,党员们慢慢打开了心扉。总结工作,宣讲变化,党员重新认识了社区。徐翠莲记得辖区一位老党员,因为环境问题和邻居产生了矛盾,有一段时间说话做事总带着情绪。徐翠莲敏锐地发现了老人情绪上的变化,于是通过沟通让他在微型党课上讲出来让大家评。“都是邻居有话好好说”“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动他人进步”……徐翠莲和党员一起出主意、解心结,老人的情绪慢慢平稳,还开始反省自己的问题。不久后,他不仅主动道歉,还带着邻居一起做好了楼道内的卫生。
这些年,徐翠莲一直坚持开展微型党课,为了更接地气,她将课堂搬到了小区中。好人好事不仅感染了党员,更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湾子街社区工作期间,社区党委组织了“老党员为老服务先锋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党员和志愿者每天都会去敲老人的门,听到老人回应的声音,才会安心离开。
“基层治理一定要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让党员成为一面旗帜,让更多人向旗帜看齐。”徐翠莲说。
不单纯讲政策 要将心比心
作为一名扎根社区20年的老书记,面对居民的诉求,徐翠莲摸索出一套方法。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老人年轻时在小区种了香椿树,伴随着日升日落,香椿树伴着老人23年,曾经细小的枝干,如今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然而,正是因为无序种植,也为周围邻里带来了生活中的不便。
“无序种植得有序治理,可是找到突破口是真难。”徐翠莲口中的“难”起因还在生长庞大的香椿树身上。有些居民认为,这棵树最碍事,要整治也得先治它,否则大家还会“有样学样”。
徐翠莲思前想后,既然焦点在香椿树上,那就不回避问题,但又不能蛮干,更不能伤害了老人的情感。老人对待植物,犹如对待自己的家人,23年的陪伴,相信这棵树在老人心中的地位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徐翠莲将处理事情的方法分为了几步,首先她和老人做工作,长期未经修剪的香椿树实在难看。在经过老人同意的情况下,工人们将树修整一新。但修整过后的树木,大多给人一种“光秃秃”的感觉。借着这样的机会,徐翠莲再次与老人谈心,看着光秃秃的香椿树,老人也觉得难看。通过交流,徐翠莲知道老人也喜欢玉兰树,于是通过不懈努力,有序种植玉兰树的建议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终于,香椿树与小区中其他种的树木一同成为了历史。如今,小区里被有序种植上了树木花卉,而老人的“新家人”则换成了白色与紫色的玉兰树。每天,老人都会细心打理,玉兰树则成为了小区中的一景儿。
不因循守旧 要跟上时代
穿上红马甲,带上黑皮笔记本,年近60岁的徐翠莲依然坚持每天去社区转一转,不少居民把她当成了家里人。
有一次一位老人遭遇电信诈骗,被对方套出了账户信息,老人感觉情况不对赶紧给徐翠莲打电话求助。经过分析,徐翠莲一下就帮助老人识破了骗局,并让老人去银行更改了密码,及时止损。
除了做好案头工作,徐翠莲将重心放在传帮带上。对于年轻社区书记、社工提出的问题,她从来都会尽己所能地回答。有一次,马连道社区卫生服务站门前需要修一条轮椅能通过的通道,经区人大代表议案,园林绿化没有问题了,可中新佳园物业的围墙上要开一个门成了难题。没有办法,中新佳园党委书记张亮请来了徐翠莲一同去了现场。经过与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协商,小门打开了,小路修好了,方便了老百姓到社区卫生站看病问医。徐翠莲说:“让老百姓少跑路便利是真正打通了最后一百米,而社区和物业的努力,老百姓感知得到,这就是基层治理。”
徐翠莲见证了社区工作的蝶变,她记得刚开始联系社区居民只有打电话的方式,而如今一个微信群就能及时了解居民诉求,徐翠莲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如今茶源社区共有微信群14个,居民1766人,徐翠莲在每个居民群中,随时倾听社情民意。社区党委成员在每一个居民群中必须实名制,随时解惑答疑,做到了24小时在线。新时代对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徐翠莲充分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的作用,一一走访物业、社区门店、企事业单位,通过召开会议,搭建平台,在桌面上谈问题听想法。在今年解决牵涉三家物业单位、一家银行因消防管道破损维修的问题时,徐翠莲为了协调多方意见,找到开发商最初的建设图纸一同研究,打开一个个井盖查找问题,虽然费了不少力,但最终各方都心服口服,参与到维修工作中。
“我总是告诉年轻社工,做好社区工作必须得用心、用情,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站在第一线。”徐翠莲说。
来源:北京西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