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忌口吗?科学忌口到底是什么?一不小心就搞错了
2022-11-24 22: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你知道吗?“忌口”其实从古代就有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就出现了“食复”的概念!

而说起 “忌口”,大家都知道少吃辛辣生冷、不吃“发物”但其实科学的“忌口”学问还多着呢! 快来看看吧!

忌口

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开方后,都非常重视告知病人服药要注意忌口,这个环节与疗效密切相关,服药期间,饮食如果不严格禁忌,轻则让药效减半,重则让疾病进一步发展。

中医所说的“忌口”指食用药物的使用禁忌,食用药物,大多取自“药食同源”的中药。

☆广义:有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

☆狭义: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叫做“病中忌口”,这也是广大患者在医生开方后最为关心的问题。

科学的忌口应视具体状况而定。

建议从这几个关键词来划定忌口的范围!

  • 因病忌口

治病期间,既要服药,又要饮食调理促进病愈,为此,采取切实合理的辨证施食、辨证论忌尤为重要。

☆肾炎、浮肿:忌盐;

☆肝炎、肝功不全:忌酒、忌食脂肪食物,脂肪肝患者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辣椒等;

☆心血管病:忌高脂肪;

☆尿毒症:忌高蛋白;

☆胃肠疾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痛风:最好不吃带鱼、猪肝、虾、牡蛎等高嘌呤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少吃升糖指数高的水果和食物,如香蕉、芒果、甘蔗、菠萝、米饭、点心等;

  • 因时忌口

季节变换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情况下应根据人体对外界气候的反应,适时调整饮食。

☆春季:多湿,人体阳气处于升发之时,肝胆气旺,脾胃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上应当减酸增甘,培补脾气,多吃蔬菜和豆类,不宜吃油腻辛辣,以免上火;

☆夏季:热邪挟湿,脾胃受困,消化功能减退,饮食应以甘寒、清淡为主,避免油腻,特别是不要贪食生冷瓜果;

☆秋季:燥气当令,燥易伤肺,易发咳嗽,应当滋阴润肺,多吃梨、芝麻、蜂蜜、甘蔗及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不宜过食辛温大补之品;

☆冬季:万物封藏,寒邪正盛,可多吃羊肉等温热性食物,勿吃冷食,冬季对体虚、年老之人是进补的好时机。

  • 因人忌口

☆ 小儿:这个时期“脾常不足”,所吃的食物应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

☆ 老人:脏腑衰退,应以温、热、熟、软的食物为主,节制脂肪和糖类,多吃清淡素食和乳制品,忌黏硬生冷的食物;

☆ 女性:

①孕期:应注意营养均衡,食物品种多样化,少量多餐,勿嗜(偏好)过咸、过甜的食物,忌烟酒、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

②经期:如果身体健康,只要饮食规律即可,但要慎食寒凉,以免血管过度收缩引起痛经;

☆ 身体虚弱者:应注意服用一些补气养血的温性食品,如大枣、红糖、鸡蛋、龙眼等,对于寒凉食物与辛热食物皆应忌服。

  • 因体质忌口

☆体质偏热者:尤其是发烧、急性炎症者,应忌食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宜吃寒性食物,称为热症寒治;

☆体质虚寒者:特别是患脾胃虚寒、哮喘等症者,应忌食寒性食物,可进食热性食物,以温补寒;

☆体质偏实的健康人:饮食注意全面合理即可,但兼有痰湿瘀的人,不宜再过度补充营养,尤其要减少脂肪摄入,可以多吃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加强锻炼,避免发展成代谢性疾病;

☆体质偏虚者:适宜补,但应根据体质决定补益的性质。如阳虚者,忌服寒凉、生冷食物,不宜过食凉性的瓜果菜肴;

☆阴虚者:忌食温燥伤阴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


作者:

北京台文艺频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