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急诊,积水潭医院MDT团队李宇能、米萌副主任医师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多发伤患者。术后该患者已转入ICU,生命体征平稳。
▲MDT团队成员李宇能(右二)正在为患者手术。
▲MDT团队成员米萌认真查看患者片子
据悉,此次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多发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为我市首例。骨盆结构复杂,周围神经血管多且走行迂曲,骨盆附近重要的器官较多,手术时出血量大,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骨盆手术难度大,多需要经过仔细的术前规划后由经验丰富的大夫完成。骨盆骨折患者多受伤时造成骨折的能量较大,病情较重,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多合并其他器官系统损伤,是急诊抢救的难点。按传统治疗方式,患者在急诊经历抢救复苏后,病情得到稳定的已属幸运,患者只能择期再进行骨盆手术,或者患者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的最终治疗只能待病情稳定后行方可实施。北京积水潭医院于2021年12月在院长蒋协远和创伤骨科主任公茂琪的推动下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危重创伤多学科救治团队(MDT),这种依赖于创伤骨科、普通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烧伤科、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介入科等专业的多学科救治模式,已成功抢救了无数生命危在旦夕的重症患者。而此次,MTD团队又将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在了急诊危重病人的身上。骨科机器人使用智能化导航,可以将患者的透视影像自动合成三维图像,让医生依此规划螺钉固定路径和位置,并通过光学跟踪系统辅助医生进钉。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医生可以通过及其微创的切口精准地完成骨盆骨折固定,并实时判断有无周围结构的损伤。得益于此,MDT团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使用微创而精准的方式,成功在急诊救治了这名危重的多发伤患者,促进了多发伤患者抢救的快速化、精准化,并在急诊环境下实现了骨盆环损伤的微创全面治疗。
文丨创伤骨科
图丨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