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古以来,元宵节便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时至今日,元宵节仍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颐和园科普讲师带领小学生一齐“穿越”,解锁古人的元宵节节日攻略。
贺元宵 猜灯谜
萌萌兔子灯笼高高悬挂,装点在皇家园林古建筑间,别有一番韵味。
一条条有趣的灯谜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大家对着字谜苦思冥想,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不一会儿,这些灯谜便被猜出。
小小的一句灯谜,是中国古老的文字游戏,也蕴藏着中国浓厚的智慧。
巧手做花灯
小朋友们在科普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花灯的制作方法。搭建框架、拼装、粘合......学得有模有样。
大家巧妙构思,或将可爱的元宵绘在灯笼上,或将山水融入花灯造型。
一盏盏俏皮可爱、充满意趣的花灯就这样诞生了,每个小朋友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精品文物展
来到颐和园博物馆,自然少不了观看展览。“园说IV”展览,自开展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春节期间更是掀起了参观热潮。
今天是“园说IV”展览展出的最后一天,大家抓紧最后的观展机会,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共同与“园说IV”说再见。
元宵佳节
在颐和园品味浓浓的年味
愿: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祝:花好灯好好事连连
元宵节习俗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文艺游戏,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元宵佳节,春宵赏灯,百姓将诗谜书于灯,映于烛,任人猜度,称为“灯谜”。猜灯谜民俗有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吃元宵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做花灯
“做花灯”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中国灯节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热闹至极。而做花灯,一般从腊月就开始做灯,一直做到正月初九。做花灯艺人心灵手巧,几根竹签,几片彩纸,三扎两贴就成了一个造型奇特优美的花灯。
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图文编辑|宣传科
*版权归颐和园所有,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