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含酵母的馒头、面包伤胃?真相来了!
2023-02-16 09:1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酵母,作为人类应用比较早的微生物,广泛使用在食品加工中。无论是酿酒、制作调味品,还是做馒头、包子甚至烤馕都离不开它。但最近网上有一种说法,常吃用酵母制作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酵母是什么?

酵母既不是膨化剂也不是松软剂等工业原料,而是一种单细胞兼性厌氧真核微生物,归属生物性膨松剂,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

酵母在使用中会产生酵母菌,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会大量繁殖并分解淀粉,吸收面团中的糖分作为养料,从而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用于发面。

相比于泡打粉发面,酵母则更加营养、健康,但单纯酵母发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发酵温度有关)。

常吃含酵母食物易得胃病?

有人说“馒头、面包在刚蒸(烤)好的时候不要吃,不然会得胃病”。观其理由,主要的矛头是对准了酵母发酵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作为一种生物膨松剂,酵母在馒头、面包等发酵过程中,的确会产生二氧化碳,但酵母的发酵和产气能力会受到温度、面团组成的成分、pH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温度超过60℃,酵母就无法存活,更别指望酵母还能发酵产气了。在蒸馒头、烤面包的过程中,加热温度就更高了。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刚蒸(烤)出来的馒头(面包)还在大量产生二氧化碳。而且就算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会比你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多。

由此可知,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不但不会伤胃,反而能提高膳食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

常吃酵母发酵的馒头会尿酸高?

人体长期摄入高嘌呤饮食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风险因素,一般饮食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单从嘌呤含量来看,100g酵母粉嘌呤含量为559mg,酵母粉确实属于高嘌呤食物。

但是从摄入量分析,平常酵母粉的建议加入量是0.5%,即每小包5g,可发面1公斤左右面粉,按照每餐每人100g主食量折算,嘌呤含量基本可忽略,不必担忧吃酵母发酵的食物会尿酸高痛风。

酵母和小苏打哪个发面更好? 1. 酵母

酵母是天然发酵剂,发面过程中不易发酸,蒸出来的面点自带香味;而且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B族维生素(如烟酸、叶酸等)和蛋白质;再加上酵母本身也是一种益生菌,它通过增加淀粉的糊化程度,使馒头更易被人体吸收,减少肠胃负担

但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容易被“温度”掌控——酵母菌最佳的发酵室温在30℃左右,温度不适宜发酵速度也会变慢。

2. 小苏打

小苏打的学名叫做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膨松剂。在遇水和高温环境中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也是它可以拿来发面的重要原因。

但它起反应时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起发作用有限,所以蒸出来的面食往往不够松软;而且如果一不小心用多了,就会使食材出现苦涩的味道,同时也会让面看起来更黄。

相比于发面,小苏打可以适当添加在油炸类食物中,比如炸小酥肉、油条等,能让炸出的食品更加酥脆;腌制牛肉的时候加一点,在炒的时候可以起到嫩肉的效果。

使用酵母要注意这些

1.购买酵母时要选择正规品牌、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安全性更高。推荐购买小包装产品,避免由于量大、存放时间长影响其使用效果。

2.注意酵母分为高糖型和低糖型,“高糖型”酵母一般用于添加糖量超过7%的面团,如甜面包等。家庭制作馒头包子或全麦面包选择“低糖型”字样的酵母粉即可。

3.酵母使用前,先将所需量的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轻搅拌溶化,再添一小勺白糖,静置3~5分钟,使酵母菌“活化”后再放入面粉中加足水分和面,以保证和好的面团最短时间内充分发酵,节省时间,同时还能使蒸出面点更加松软香甜。

4.从健康角度考虑,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应适当减少酵母的使用量和面团揉制的时间,适当增加面的饧发时间,30℃~35℃的温度最适宜发面,让馒头、面包的多孔结构变少一些,使面制品更加紧实。此种做法可帮助降低食物的GI值(减少淀粉与酶的作用,延缓淀粉消化),食用后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波动,让血糖升得慢一些(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更要注意)。

5.存放酵母、小苏打等粉末配料时,要注意避水、避光、避高温,封严密闭,在保质期内使用完毕。

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不但不会伤胃,反而能提高膳食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


作者:

北京台文艺频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