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舞蹈跨界融合,“红楼”再添别样魅力。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北方昆曲剧院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已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剧以跨界融合、守正创新的艺术形式,打破了戏曲固有的程式性身段,大胆借鉴了民族舞、古典舞的抒情元素,实现了昆曲与舞蹈、音乐的巧妙融合,独具匠心,唯美雅致。带领观众走进曹雪芹的人生轨迹、走进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时空的交错中,感悟曹翁笔下千秋传承的文化生命力和他内心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辉。
2月17日至19日,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将分别在线上、线下再次与观众见面。2月17日19:30,将在北京青年报官方APP、北京青年报官方微博、今日头条、凤凰、百度、抖音、青流视频官方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家平台同步线上直播。2月18日、19日,将在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两场,再现千秋巨匠曹雪芹激荡人生中的大爱与大美……
主 创 人 员
出品/演出单位:北方昆曲剧院
支持单位:北京曹雪芹学会
总顾问:胡德平
出品人:杨凤一
总监制:孙明磊
监制:曹颖
制作人:曹文震
编剧:吴蓓 王焱
总导演:吴蓓
导演:罗静文
唱腔设计:王大元
音乐作曲:谢鑫
舞美设计:周立新
服装设计:阿宽
编舞:宋昭蓉 黄龙标 赵紫恒
灯光设计:唐铭
道具设计:刘树祥
造型设计:龚元
多媒体设计:田博
平面设计:刘仙临
指挥:邢骁
打击乐设计、司鼓:孙凯
司笛:关墨轩
演员统筹:杨帆
乐队统筹:孙凯
舞美统筹:邢琦
演出宣传统筹:王晶
项目统筹:付京京
项目执行人:邵天帅 刘礼霞 吕洁 冷冰冰
剧务:徐鸣瑀 刘鹏建
场记:张佳睿
舞台监督:曹文震 李欣
原创昆剧《曹雪芹》分为“隐西山”“忆红楼”“绘纸鸢”“逝香山”四幕,将曹雪芹寄予旷世奇书《红楼梦》中的思想情感与其生活中的精神品性相结合,借助“戏中戏”等多种巧妙的戏剧手法,以身世为引、作品为线,塑造和表现了一位博学多才、历经坎坷、济世爱民的文学巨匠伟大形象。
第一幕 隐西山:隐居西山的曹雪芹在寺庙中探僧研佛,回忆起江宁往事并感悟到朝廷腐朽,他决意远离仕途,寻求内心的渴望。京西香山的风物给予了曹雪芹诸多创作灵感,让他思忆起旧梦人表妹芳卿,更使他怜惜和同情那些封建礼教下美丽善良的女性。曹雪芹伫立于 “石上松”前,远大志向和艺术才情使他决意要执着于《红楼梦》的写作,揭露封建礼教的桎梏,为女性生命吟唱悲歌。
第二幕 忆红楼:曹雪芹在香山寒舍挥笔著写着《红楼梦》,戏中戏情节徐徐展开:贾宝玉和父亲贾政之间的对立;贾宝玉和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大观园里女子们悲剧命运的葬花;宝黛爱情被无情摧毁,贾宝玉悲痛欲绝弃家出走。曹雪芹于戏里戏外抒发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表现出他对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叛逆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第三幕 绘纸鸢:曹雪芹在漫天飞雪中寻找着自己的旧梦人,却在京城重逢了表妹芳卿,有情人终成眷属。在香山曹雪芹用自己的中医技能救治着无钱治病的百姓,并用制扎纸鸢的技能使残疾人画家于叔度获得了生存救助,但他婉言拒绝了朝廷官员对他的再次举荐,他宁愿在西山与乡邻百姓共度此生。于是曹雪芹和妻子一起教习当地百姓制扎风筝、编织印染等技能,帮助他们以技自养憧憬美好生活。在曹雪芹的带领下乡邻百姓一起放飞着自由绚丽的漫天风筝。
第四幕 逝香山:乾隆二十八年,瘟疫肆虐,百姓四处逃避。曹雪芹的幼子也未能逃脱厄运,爱子夭亡对曹雪芹乃是沉重打击,但他更为无力救治乡邻百姓而伤心疾首、悲悯长叹。贫病交加的曹雪芹执意要把自己对人生的所有感悟和对世间的无限悲悯倾注于这部《红楼梦》巨著之中,但孱弱的身体、沉重的打击以及对黑暗的失望,在那除夕之夜曹雪芹怀着对光明的希望溘然长逝。香山漫天飞舞的秋叶间,妻子芳卿孤零悲伤地抚摸着曹雪芹遗留下来的书箱和书稿,众百姓一起缅怀敬仰着这位人民的文学家曹雪芹。
主要演职人员
袁国良 饰演 曹雪芹
马靖 饰演 曹妻芳卿
翁佳慧 饰演 贾宝玉
朱冰贞 饰演 林黛玉
张欢 饰演 于叔度
杨帆 饰演 贾政
王丽媛 饰演 薛宝钗
张媛媛 饰演 序曲女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中心
北方昆曲剧院民乐中心
北方昆曲剧院舞美中心
(*阵容以演出当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