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内外,都是传奇”。如今75岁高龄的刘世昭,几十年间拍摄了成千上万张照片,为大运河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光影记忆。早在40年前,他曾单骑千里拍摄运河两岸风光,这段经历堪称他“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之一。
刘世昭如何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的大运河又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今日21:05,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带您走进这位传奇摄影师,探寻运河两岸光阴的故事。
一辆28自行车 一台莱卡相机
单骑千里记录运河两岸风光
1979年,刘世昭成为了《人民中国》杂志社的一名摄影记者。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用影像定格时代记忆。然而,在他心中,最令他骄傲的一次采访,莫过于1981年骑行京杭大运河。1981年5月,刘世昭与文字记者沈兴大历时四百多天,骑行一万多里,在大运河两岸沿途采访了53个县和77个村镇。
然而,支撑他们“千里走单骑”的全部家当,竟然只有一辆加焊了铁筐的28寸飞鸽自行车以及上百斤的行李。在这个铁框里,包括沈兴大整理的有一米多高的资料纸,和刘世昭五十斤左右的摄影器材。如此简陋的条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困难。遇到雨天,自行车会陷在泥里推不动,他们的雨靴中有时也会灌满了泥。两人如何坚持走完了这次骑行?一路上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呢?
探访运河源头白浮泉盛景
一个月尽览京城奇景
刘世昭与沈兴大第一站就来到了大运河的源头——白浮泉。白浮泉在整个大运河文化带上占有重要位置,使京杭大运河真正成为了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说:“与历史上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而刘世昭到白浮泉拍下的照片,比侯仁之还要早八九年。
拍摄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鸭”,探访长河上的御码头遗址,聆听北京水源的神话故事……两人仅在北京市内就整整采访拍摄了一个月,所见所闻也让刘世昭深深爱上了大运河。值得一提的是,什刹海作为大运河北方终点,曾经是北京城内重要的漕运码头。在刘世昭的记忆里,1981年的什刹海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关于每一站拍些什么,这次拍摄带给了他怎样的灵感?
揭开二闸狮子会的神秘面纱
邂逅舌尖上的大运河
老北京有句谚语:“二闸的狮子会浮水”。1981年,刘世昭在庆丰村二闸拍到了一场狮子会表演。这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让他心心念念了很多年。有趣的是,“二闸的狮子会浮水”这句谚语实际上源于表演的一次失误。表演时一只狮子掉进了通惠河里,另一只狮子一看也跳进了河里。两只狮子同时在河里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后来也成为了一项绝活儿。
像二闸狮子这样好玩的活动,刘世昭与沈兴大还目睹了许多。大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组成了一幅幅鲜活而珍贵的影像。两人还来到了通州,与“漕运遗风”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这里的美食也让他们念念不忘!“通州有三宝,万通酱豆腐、小楼烧鲶鱼、大顺斋的糖火烧”。42 年前到这里时,他们来不及品尝美食,只买了一些糖火烧带在身上,芝麻和红糖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一路上,两人还有哪些难忘的美食记忆呢?
今日21:05,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播出《流水它带来光阴的故事——运河淌岁月 万里走单骑》,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