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妇女节 园林之美,因你而生
2023-03-08 17: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国际劳动妇女节,又被称为“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 中国园林博物馆 塔影别苑

园林之美因女性而创造

园林之美有恢弘广博、圆融畅达,也有缠绵蕴藉、风光霁月,正如女性拥有温柔细腻,也拥有力量与胆魄。

△ 中国园林博物馆 苏州畅园

1963年,瑞典风景园林师索伦森在文章《园林艺术的起源》中有一段话:“园林艺术,可能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第一位造园者无疑是一位女性,她发明了篱笆——用多刺的树枝形成围篱保护她的花园免遭野兽和其它动物的破坏。”

研究人员认为,女性是最早的风景园林师,她们注重功能和体验的人性化设计,在风景园林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古代园林厅

园林艺术之于女性,是构建理想家园,是创造美好生活,是热爱自然与人文关怀的天性;女性之于园林,是细腻与刚毅的和谐演绎,是诗意和美感的化身,也是出色的创造力。

园林之美因女性而创造

中国园林为生活在其中的女性提供了与自然交流对话的空间,当属于女性的万般情感渗透入作为“物”的园林,当纤美秀丽的园景中有了女性嬉戏游赏的笑语,园林便鲜活生动了起来,“静态”的景致因女性情感的参与,有了千姿百态的变化。

△ 斗草图(中国画)仇英(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传为仇英所作《四季仕女图》,便描绘了一年四季,女子沉浸园中,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

△ 中国园林博物馆 余荫山房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便将园林中的花木与女性一同歌咏,女性文人更将花木的盛开凋落与自身命运紧密相连。

国破家亡之愁是“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

感时伤逝之愁是“春残花渐落”与“红颜老死时”(曹雪芹《红楼梦》);

对自由与爱情的期许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牡丹亭》);

寄寓志向与理想的化身,令女子与美好的山水花木相伴,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一号主题展厅

·正·在·展·出·

园林之美因女性而传承

由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在妇女节到来之际,为公众带来一场梦幻服饰之旅。

中国素有“衣冠之国”“锦绣中华”之美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厚植同一片文化土壤,深蕴和谐共生的审美境界,中国园林与民族服饰绽放出绚烂的文明之花。几千年的园林生态美学,通过女性服饰创造者巧夺天工的技艺,融注在针脚,剪裁,花纹与色彩,同娓娓诉说的园林故事一起延承至今。

那些被一针一线缝制成的民族服饰上,映照着千百年来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印记,对美的千般形容与万般描绘,展现着各民族女性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和真心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

△ 国家文物局 团体来馆参观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团体来馆参观

园林之美因女性而绽放

女性之美与自然花木之美相映生辉尤为动人,中国传统文化有爱花、赏花、咏花,亦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

△ 插花活动

三八妇女节主题科普体验

花艺是园居生活中丰神异彩的一脉,中国传统插花吸取了园林、盆景、书画等传统艺术的精粹,形成了重意境、尚自然的独特风格。

中国园林博物馆为女性朋友特别打造三八妇女节主题科普体验活动,接待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中心等多个团体共计480人来馆参与活动,于湛湛园林声色中,感受园居文化魅力,绽放女性风采。

△参观

三八妇女节主题科普体验

游园,赏花,亦是春日园居好事。早春的园林是自然的王国,生态园林中欣欣向荣,充盈万物萌发的气息。

园林热缩花将袅袅春光撷藏掌心,制成一份不凋零的祝福,如女性之美永久绽放。

△ “杏”福绽放 热缩花制作

三八妇女节主题科普体验

在风和日暖的春三月,中国园林博物馆邀请女性朋友们欢聚一堂,在富有生命力的中国古典园林中游赏休憩,于春光湛湛中享受美好生活,亲手制作一份馈赠自己的花艺作品,可谓妙趣横生。

△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三八妇女节主题科普体验

愿园林中绽放的每一朵花都得到你的流连驻足,愿园林中游春赏花的你拥有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北林报.孟兆祯:风景园林的历史使命与责任[Z]. 绿色新闻网,2015.

[2]杜春兰, 蒯畅. 庭园常见美人来——探寻中国女性与园林的依存与互动[J]. 中国园林, 2014(3):4.

[3]李金宇.《中国古典园林的背后 历史、艺术和审美》[M]. 扬州:广陵书社, 2015. 1-211.

[4]林箐. 世界因我们而完美[J]. 中国园林, 2014, 030(003):15-18.

[5]刘珊珊, 黄晓. 深闺亦有竹林期——绘画中的女性园林生活[J]. 新华月报, 2018(14):2.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