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历史渊源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九个节气,在小满之后、夏至之前,时间为每年的6月6日左右,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指禾本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芒种,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就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农作物成熟,农民播种,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这样三候:一候螳螂生。意思是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此时会破壳而出,生出小螳螂。二候鹏始鸣。意思是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鸣叫。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能够学习其他鸟叫的反舌鸟,在此时停止了鸣叫。因为反舌鸟遇到阳气就鸣叫,遇到一点点阴气就会停止鸣叫。而芒种乃是仲夏时节,可以说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但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它走下坡路的时候,此时阴气已经一点一点在滋长了。芒种时节,黄淮平原即将进入雨季,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整个西南地区从6月份开始,也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
来源:《大美时节: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