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生长”的农村自建房:安居与安全如何保障?
2023-06-09 19: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制造企业和物流公司云集,聚集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奋斗者,大量租住需求随之而来。

在附近的大葛庄村,不少村民将自建房出租补贴家用。因为房租便宜、配套齐全,吸引了不少租客长居于此。

近日,当地相关部门下发告知书,明确禁止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三层及以上自建房对外出租。“新规”一出,租户的生活、村民的收入受到不小影响。

本周《向前一步》来到大葛庄村,为租户、村民、相关部门搭建沟通平台,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保障安居与安全。

房屋自建,安全不能靠“自鉴”

消除安全隐患,是开展本次规范自建房出租工作的初心。2022年出台的《北京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摸清自建房基本情况,重点排查结构安全性、经营安全性、房屋建设合法合规性和消防设施合规性。大葛庄村大多数自建房疏散楼梯小于两部,也没有专门设置安全出口,一旦发生事故,住户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

房东代表:“能不能通过改造,让自建房符合安全标准?”

节目现场,一位房东提出改造方案——打通两个3层自建房的楼顶,使两栋楼互通,如果发生火灾隐患,可以从另一栋自建房逃生。这个方案可行吗?

涉及多方,安居与安全如何平衡?

大葛庄村很多村民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一层、二层建筑共161栋,三层及以上建筑99栋。清退三层以上房屋,不少村民的收入都将打上折扣。

房东代表:“我家房子的第三层,共7间小屋,是2020年借了30多万资金新建的。现在清退,成本收不回来啊。”

租户代表:“我们签了五年的合同,现在突然不让住,找房子、搬家都是麻烦事。”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但百姓的安居和收入也非小事。如何帮租客找到新的安居之所?村民的利益损失是否有补救之法?

自建房安全整治,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村民和租户最终能否理解、配合整治工作?相关部门能否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村民损失,帮助租户找到理想“新家”?

敬请关注本周日21:05《向前一步》。


作者:

发展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