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红楼梦》吗?
你印象中的文学巨匠曹雪芹
是什么样子的?
你是否想过,他为何会写出《红楼梦》?
▲《曹雪芹》剧照
在海淀
有这样一部舞剧
力求用艺术
展现《红楼梦》背后的故事
用不一样的视角
解读文学巨匠曹雪芹的跌宕人生
它就是
舞剧《曹雪芹》
▲《曹雪芹》剧照
故事从这里开始
耳畔传来越来越响的鞭炮声
团聚的人们正在迎接新年
而芳卿
独守着曹雪芹的书箱
再度回忆起了往昔
▲舞剧《曹雪芹》排练中 摄影:陈乃禾
京西海淀
那年除夕
雪芹永远的走了
从此每年岁末独留芳卿一人
“感时思君不相见,开箧犹存冰雪文”
……
近日
舞剧《曹雪芹》
正在进行最后的紧张排练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舞剧入围作品
《曹雪芹》将于6月15日
在上海参与终评
▲《曹雪芹》剧照
据了解
此次全国共有8部作品入围终评
海淀原创舞剧《曹雪芹》
是北京市唯一入围的作品
唯一一个以新文艺群体入围的作品
唯一的区级原创作品
▲舞剧《曹雪芹》排练中
演员出发前夕
记者来到排练厅
在探班的同时
探寻更多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这部舞剧
用什么样的视角
展开了文学巨匠曹雪芹的一生
《红楼梦》的大美与曹雪芹的大爱
剧目的序篇,就是芳卿独自一人在曹雪芹的书箱旁追忆过去的样子,那是一个除夕,伴随着市井间的欢笑与团聚,衬托着芳卿的思念与寥落。排练厅里没有布景、没有灯光,演员没有服装造型,但饰演芳卿的窦率方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入了那个隆冬的夜晚。
▲舞剧《曹雪芹》排练中 摄影:陈乃禾
“舞剧以清中期京城为背景,序、四幕,结构既以时间为轴,又打破时间界限大量使用倒叙和时空交错,无论富贵到寥落、相爱到分离、思念到聚首,亦或抱负到幻灭、写作艰辛到高峰呈现,各条脉络线交织并行、贯穿始终。”国家一级演员、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主任,舞剧《曹雪芹》总导演刘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据了解,舞剧以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寥落”的特殊人生经历为背景,大量使用时间倒序、时空交错的编排手法,打破固有时空界限,生动再现了主人公“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创作历程,并于大悲大梦中呈现大美大爱。
▲舞剧《曹雪芹》排练中
“剧目里,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不是一个大家想象中端着的文人,他可以走在市井之间,与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做朋友,甚至为了保护百姓,与当时的富人、达官贵人去当街打架,可以看出他是非常生活化的,非常立体的。”在刘震的介绍中,舞蹈演员们上演了这样一幕紧张激动又充满爆发力的演出片段。
▲舞剧《曹雪芹》排练中
同时,在舞剧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挖掘与梳理,为了让舞剧创作能最大程度贴近曹雪芹本人经历,主创团队从舞剧创作之初便走访了许多“红学”专家,编剧手稿就修改了60多次,全部垒起来近一尺高。
《曹雪芹》也亦如《红楼梦》,在人物角色设计中,无论主次不吝笔墨,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大到曹雪芹的惊世才华、敏感梦幻、悲悯体贴,芳卿的美丽多情、温柔坚韧,福彭的英武豪迈、宽厚慈爱,阿敏的富贵风流、重情重义,鄂三的率真淳朴、忠诚追随,小到村姑仆妇、贩夫走卒,务求鲜活生动。
精雕细琢《曹雪芹》日臻完善
自创排以来,《曹雪芹》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海淀剧院等上演30余场,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本月底还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曹雪芹》剧照
“从第一次演出到现在,我们进行了很多调整,包括每个细节都在打磨。其中有一幕表现‘镜中花、水中月’的场景,我们最开始用了一个很大的圆形,后来有观众反映只有最中间的座位可以完整看到这个圆形,那么我们就作出了调整,不能说买不到好的位置,就没有最好的效果,于是我们就用光影打造了一个更大的‘镜子’。”刘震介绍说。
除了在舞剧的整体编排上日臻完善,演员们更是通过反复练习,琢磨角色的情感与经历,不断提升对表演的理解和对剧目的表达。
▲舞剧《曹雪芹》排练中
从2020年的首演,到2023年的再次演绎,饰演芳卿的窦率方坦言,时间带给她的不仅有成长,还有对角色更深入的理解。“我觉得芳卿是一个淳朴、质朴,默默坚守的角色,通过这三年不断地加深对角色的了解,以及思考肢体在舞蹈表达中的一些转变,我更能通过角色看到自己,我也更能够通过表演传达芳卿的坚守。我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将这个角色呈现够大家。”窦率方告诉记者。
▲《曹雪芹》剧照
“能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非常开心,也足以见得海淀区这些年对文化精品创作所下的功夫和所有人的关心与担当,这也是对海淀区的高度认可。”刘震说道。
期待舞剧《曹雪芹》
在大赛中斩获佳绩!
记者:李洪亚、陈乃禾
编辑:陈乃禾
部分图片由区委宣传部、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提供
演出团队里有哪些趣事?
我们也先去探秘了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