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三点,蜕变·100%展览在北京坊W5号楼B2展演空间正式开幕。
薄荷公社创始人王相女作为主持人首先向展览组委会的辛苦付出和召集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委/研团委以及支持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校团委、鲁迅美术学院校团委以及天津美术学院校团委的鼎力相助表达了感谢。
北京坊项目总经理王文英在致辞中说道,作为首都核心地段历史街区的更新项目,北京坊更看重对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展示中国式的生活方式,激活存留人们心间的文化记忆,彰显中国当代的文化自信。此次北京坊携手薄荷公社,正式朝着打造天安门前艺术新地标这一方向努力,未来双方将继续拓展合作空间领域。
开幕式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在观展后接受采访,与青年艺术家交流研讨。刘巨德首先称赞薄荷公社创始人王相女为“拾光者”,收集并传播新生代艺术之光;本次蜕变·100%参展作品涵盖各种艺术门类,具有突破性,不仅有几大传统美院的作品,还有来自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家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刘巨德与策展人王相女和在场的参展艺术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可能。
蜕变·100%的展览面向全国2023年毕业艺术专业研究生(硕士+博士)征集各类艺术毕业作品,意在记录艺术家的创作和成长的里程碑,包含且不限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视觉传达类,并首次将北京舞蹈学院提供的舞蹈影像纳入艺术展,真正做到了艺术的跨界融合与贯通。
展览专家团队来自高校、金融、拍卖、艺评多个领域,展览配套论坛、沙龙、学术研讨会、拍卖交流会,给艺术新秀人生最重要的创作之一“毕业创作”全方位对接艺术市场的机会。展览将综合考量评审团投票、社会投票以及拍卖结果,评选出“十大新秀奖”。
作品:《衔蝶系列》
作者:陆亚军
年代:2023
材质:光敏树脂
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进门入口处是作品《衔蝶系列》,作者选择在雕塑表面的肌理上进行研究,采用油泥加热后不同形态的肌理进行随机性创作。雕塑肌理是创作手法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在作品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表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作品:《囤ER》
作者:赵旭格
年代:2023
材质:青铜 不锈钢 铝木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囤ER》的灵感源自于对身材焦虑的反思:无论谁,无论身材如何,都值得拥有自信、优雅和美丽。它圆滚滚身体象征着身材与内心的丰满和柔软,而坚硬的底座则代表着面对生活的努力和苦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拥有坚实的基础和信念。
作品:《空间》
作者:夏敏嘉
年代:2023
材质:棉线乱针机绣
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简构空间》系列为乱针机绣作品,采用了雕刻式的线条和色块进行空间分割和层次叠加,类半透明视觉的弱交叉形态的断裂和重组形成了抽象而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光和色延伸至声与气,使得空间呈现出诸多不同的层次和维度,突破了平面空间限制,变幻出富有张力与可变性的空间。
作品:《山绣》
作者:付森
年代:2023
材质:丝线 金属 宝石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京绣在百年变迁中一直在寻找新的身份定义,如何在传统精华基础上加入当下元素,如何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相互交织的维度中,面对不同层次需求,设计出行合当下审美的产品,是《山绣》在京绣非遗再设计层面的一种探讨。实际山形地貌为依据,非遗传承人及当地村民绣娘参与其中,让设计为乡村助力,让京绣更有深层次意义。
△点击可查看大图
整个展区还有更多精彩的艺术作品,欢迎来现场观看!
逛完艺术展还可以再去薄荷公社商品店购物一番,各种或可爱或高级的艺术品,都很适合带回家!
本次艺术展将持续至7月30日
心动的小伙伴即刻出发吧!
盛夏7月,北京坊还将持续推出精彩活动
陪您一起度过美好的夏日
敬请期待!
-END-
来源:北京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