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气象台31日9时发布, 暴雨红色、雷电黄色、大风蓝色预警中。 今天有大暴雨,降雨量120~200毫米,局地大于250毫米。白天偏东风3、4级,阵风6、7级,夜间偏东风3级左右,25℃-24℃。
7月29日20时至31日09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149.6毫米,城区平均159.2毫米,房山区平均326.0毫米,门头沟平均287.3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新村,529.5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大兴庞各庄,31日07-08时65.8毫米/小时。(因电力、通信基站故障,房山14个、门头沟30个、昌平1个气象站数据未更新。)
目前西部、南部地区及城区降水相对较大,预计未来2小时北京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强,最大小时雨强40~80毫米。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
暴雨红色预警
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受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北方多地这两天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
今晨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预计,7月31日8时至8月1日8时,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西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部、北京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20毫米);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河南北部、江西北部、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北部、广西南部沿海、海南岛西南部等地有分散性大雨或暴雨。
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预计7月31日8时至8月1日8时,黑龙江西北部、河北中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四川东南部、重庆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内蒙古中西部、陕西中南部、山西中东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上海、湖北中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东北部和南部、福建、四川北部和东南部、重庆西部、贵州北部、云南中南部、广西东部和西南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沿海、海南岛东北部、台湾岛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达60毫米以上。
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白天至夜间。
北京市卫健委提醒:
关注水质变化,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
市卫健委提醒市民:暴雨天气要 关注饮用水水质 是否有变化,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洗菜、漱口等。卫生健康部门提醒市民,暴雨天气要 关注饮用水的颜色、 嗅味是否有变化,有无泥沙等异物。不喝生水,水煮沸后饮用,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洗菜、漱口等。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如不慎饮用发生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垃圾、倾倒生活污水、排放粪便。夏季外环境因素有利于肠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因此要 注意个人和居家卫生。外出归来须洗手,家中进水及时清理,着雨厨具、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再使用。可将洗净的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加热至沸,保持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目前气候湿度大、温度高, 食品很容易受到污染。饭菜尽量 “当日清”,剩菜剩饭要冷藏、食前加热要彻底。受污染的食品不食用;霉变的食品不食用;未洗净的瓜果不食用;死因不明的动物不食用;野生的蘑菇不食用;生冷食物不食用。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
暴雨期间勿食用变质食物
针对近日的暴雨天气,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示,暴雨及洪涝期间,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大,公众请勿食用变质食物。
畜禽肉品,要观察其外观、色泽,特别应注意肉的表面和切口处的颜色和光泽,有无色泽灰暗,以及是否存在淤血、水肿、囊肿和污染等情况。鱼类等水产品,先观察其眼球是否饱满突出,鱼鳃是否鲜红,然后检查其全身和鳞片,可用一块清洁的吸水纸浸吸鳞片上的黏液来观察和嗅闻,鉴别黏液的质量。必要时,应用竹签刺入鱼肉中,拔出后立即嗅其气味,或者切割成小块鱼肉,煮沸后测定鱼汤的气味与滋味。
蔬菜可从外观、色泽、气味、滋味等多个方面,注意是否发生蔫萎、枯塌、损伤、病变、虫蚀。粮谷类食物,先肉眼感知粮谷类颗粒的饱满程度,是否具有固有的正常色泽,有无霉变、虫蛀、杂物、结块等现象;并鼻嗅和口尝体会谷物的气味和滋味是否正常,有无异臭异味。液体饮料应注意其包装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漏气,倒置后有无悬浮物或沉淀物,其颜色深浅是否符合正常要求。
北京市水务局提醒:
远离河道切莫涉水垂钓游玩
水务工作人员昨天巡视河道时发现,仍有市民在河边垂钓、游玩,十分危险,水务工作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劝离。据了解,市水务局于7月29日22时升级发布 防洪排涝Ⅰ级应急响应,30日零时发布 洪水橙色预警。市水务局再次提醒市民: 远离河道、山洪沟道、积水路段等风险区域,减少出行,不要涉水和到山区游玩,如遇积水,车辆请绕行并听从交通部门指挥,不要强行通过,随时关注应急、气象、水务等部门发布的预警提示信息, 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