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张北县城东南角的元中都博物馆,是研究蒙元文化领域足够有分量的存在。它与15公里外的元中都遗址遥相呼应,拥有“全国第一个蒙元历史专题性博物馆”“全国第一个以单一朝代为主题的博物馆”等头衔,使得这所博物馆在具有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等功能之外,还是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大学院校的研究基地。
形态各异的汉白玉螭首。
虽是县级博物馆,但元中都博物馆的藏品却毫不逊色,甚至堪称惊艳。在90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不仅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元代钧窑月白釉瓷香炉,有作为当时全国10个官仓之一、采用八思巴文的兴和路广储仓直钮铜方印,以及四足莲花灯、汉白玉浮雕角柱石等近千件珍贵文物外,还有3件名震中外的镇馆之宝。
角部螭首。
走进博物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64件形态各异的汉白玉螭首。相传“螭”为龙生九子之一,因能吞云吐雨,所以在中国古代是皇家建筑位于排水口处的装饰。这些汉白玉螭首出土于元中都遗址中心大殿,其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它们中63件是台沿螭首,张口露齿,怒目圆睁,造型浑厚古朴,雕刻极尽绝诣。唯有一件造型截然不同,它的头部微微昂起,凝眉瞠目,两耳后抿,双爪紧扣基石,蓄张扬之势,好似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将螭的雄健、凶悍和气吞山河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就是元代螭首中的极品、元代三座都城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角部螭首。2010年,它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展出过,当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一堵它的真容。
六六幻方。
六六幻方同样出土于元中都中心大殿遗址,被压在殿基下,作为避邪、防灾之物。神奇的是,青石材质的六六幻方在古代被视为神秘之物。上面刻有36个阿拉伯数字,它的排列组合使得它的横行、数列以及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11。去掉最外一层数字,其横行、数列以及对角线上的4个数字之和都是74。诸如此类,它还蕴含着很多精妙的数字原理,所以又被称为完美幻方。截至目前,全国仅发现两块。另一块是铁质的出土于陕西安西王府遗址的六六幻方。
行什。
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数量不同,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小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只有“金銮殿”顶上的脊兽十样俱全。拿故宫来说,太和殿用了10个, 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元中都遗址出土了多件脊兽,其中就包含第十件——行什。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这件行什,一说是带翅膀的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功效,又颇像传说中的雷公,也是防雷的象征。
元代钧窑月白釉瓷香炉。
每一座博物馆都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当游客走进这座将辉煌宏伟的元中都、将元朝的兴衰历程浓缩呈现的博物馆内,面对着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着不同的人生体悟。(河山新闻记者 赵晓刚)
编辑:冀泽民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