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东城点赞!2023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东城展区圆满收官
2023-09-07 12:2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区委书记孙新军赴首钢园调研。

“东城展区不仅呈现了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更是聚集了当今最前沿的技术,裸眼3D、无人零售机器人、交互投影等设备应接不暇,令人为之叹服,作为参展企业,我们与有荣焉。”参展企业未末卓然公司代表翟梦依说。

“这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每天都有大量观众来我们这里参观。”北京尚潮创意有限公司的代表说。

北京星辰万仟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师庄凌飞表示:“参加服贸会给我的感受是新奇和震撼,东城展区包含了文化、科技、教育、文旅等等不同的主题,内容丰富,别出心裁。”

闪亮登场,盛况空前。9月6日,以“崇文争先 古都华章”为主题的2023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东城展区圆满收官。32家优秀“文化+”企业在东城展区各显神通。中国搜索、昆仑万维、完美世界、恒信东方、凡拓数创、未末卓然、新维畅想、为快科技、优果儿视觉等企业带来新颖前沿的文化科技“硬成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央视动漫、吉祥大戏院、颜料会馆、天禹文化、龙顺成、珐琅厂、红桥市场、吴裕泰、小北的朋友、中国音网、尚潮文化、墨池文化、星辰万仟等企业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观赏、消费、互动体验、合作洽谈……积极的参展企业与热情的观展者一起,定格2023年东城展区的美好记忆。

五天来,近20万人次观众走进了“京城四合院”,在儿时记忆中的“老城胡同”氛围里,聆听了戏剧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非遗之城、中医药文化之城交织谱写的“文化交响乐”。

科技赋能批量“上新” 按下文化数字化“加速键”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服贸会,感谢东城区提供平台,观众的热情非常鼓舞我们,未来我们将继续用科技手段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凡拓数创北京分公司参展代表表示。

在优果儿视觉联合创始人王森看来,服贸会已然成为让新老朋友相聚,共同探讨新产品、新技术、新动能、新理念、新趋势、新路径的重要平台。优果儿视觉现场展示了在多媒体艺术、光影互动空间等领域的优势,让现场的观众们直呼过瘾。

中国搜索自主研发的中国陶瓷创新传播平台、“媒体融合链”区块链版权服务平台,以及“多模态机器狗”等多项技术成果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柯瑶(北京)公司总经理阎晓军表示,今年是公司第三年参加服贸会,“今年的氛围尤其热烈,很多观众和同行对我们推出的AI交互3D数字人感兴趣。”

天禹文化集团表示,将继续以专业化服务助力东城“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天禹文化集团作为国内首家全方位服务于博物馆的集团化企业,业务包括“博物馆展览陈列”“博物馆开放运营管理”两大服务体系。致力于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服务社会的各项功能,将文博行业资源进行开发与有效利用。

“新维畅想以文化遗产数字焕活科技赋能创新传统文化‘新玩法’,助力文化东城绽放璀璨活力。”新维畅想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涛说,此次参加服贸会,遇到了很多潜在的合作伙伴,也让更多人了解文化数字化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机会。

昆仑万维展示的AI“天工”大模型、AI音乐,为快科技提供的虚拟现实VR内容,完美世界呈现的“故宫以东”完美世界文创校园设计大赛优秀AR作品……参展企业纷纷表示,现场展示的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开拓了合作的空间。从VR沉浸式文旅体验、AI人工智能绘画、AI音乐交互艺术、自研虚拟数智人,到大语言模型、裸眼3D全息展示、新一代无人自动驾驶应用……展区应接不暇的新技术与新体验,是东城区深入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面加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不断激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生动注脚。

非遗、文创、国风“出圈” 打开文化消费新图景

老字号企业、非遗技艺传承,胡同、戏剧、书店、电影节,王府井、东四南北大街……这是东城的底蕴、烟火气,也是东城新业态、新消费的坚实支撑。展会浓缩展示东城多彩文化精华,搭建跨界合作的文化消费共享直播间和文化消费首店首发首展首秀舞台,给公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展示东城区文化空间从“单一模式”转向“多元融合”、文化供给从“政府主办”转向“跨界协同”、文化品牌从“自主设计”转向“自发生长”的新范式。

“这里不但好看好玩,还有好味道!”观众王先生表示,作为一名老北京,东城展区的乡愁氛围十足。在青砖灰瓦的老北京“旧时光”场景里品一杯吴裕泰的茶,尝一款“故宫以东”的甜点,看着史家胡同文创社收藏的留声机、老电视,这些味道和老物件儿都能让他想起年轻时的胡同生活。

扎燕风筝同样成为非遗体验区的热门内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贺介绍了北京传统风筝扎、糊、绘、放的技艺,展示了其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的价值。

承载着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文创产品,则让年轻的观众赞不绝口。可爱有趣的“麒东东”IP文创、故宫淘宝畅销文创、“小北的朋友”带来的创意美食及“东城印巷”系列文创衍生品、宝瓷林文创产品等,将有颜、有趣的文化消费带到观众身边。

东城展区也是孩子们的一方乐土。中华老字号“龙顺成”在展区开设的“鲁班学堂”吸引了一众孩子,鲁班锁让他们近距离了解了榫卯结构,学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北京市珐琅厂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展会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小朋友近距离观看景泰蓝制作技艺,亲自体验大国工匠风采。区属国企京诚集团古建修缮“工匠营”走进展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京诚集团紧密围绕东城区“非遗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传承基地,“工匠营”组建传统文化团建拓展专班,进学校、进社区,利用深厚的“老城修缮”文化底蕴,研发“天宫藻井美如画”“胡同速写印象”“最美中轴线”等专项活动,提升文化影响力。

“这个像UFO一样的乐器叫手碟,你也可以来试试。”舞台区,巴山音乐的小学员们把自己的才艺展现给围观的同龄人,自在的音乐,洒脱的姿态,尤克里里、非洲鼓、卡宏鼓,这是属于文化东城的活力律动。

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刘静菲等现场演绎经典剧目《霸王别姬》选段,展示了经典人物虞姬“如意冠”“鱼鳞甲”精美造型服饰,并在舞台上呈现出梅派中正典雅的艺术风范,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红桥市场是服贸会东城展区的老朋友,今年的参展主题聚焦原创珠宝设计和非遗大师作品。”北京红桥珍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艳介绍,在营销模式上,红桥市场全面引入直播电商,除在东城展区“印象东城”直播间进行直播外,同步与红桥市场自有电商平台连通,充分发挥流量价值。“今年东城展区为我们准备了更大空间和更广宣传渠道,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红桥,对接更多资源,从而建设更大服贸平台。”包括北京珐琅厂、龙顺成、墨池文化、书香世业、面人儿彭等机构或非遗项目,通过直播间宣传推广非遗技艺、文化创意产品、“中轴线”主题文化作品及东城区对口支援地区文化特色产品。

文化金融、文化贸易双重发力 高质量发展迈开新步伐

自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在东城创建以来,东城文化发展更有劲,金融支撑更有力。展会集中展示了首批示范区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服务模式创新,分享“文化英才贷”“文菁贷”“文旅信e贷”等文化金融创新产品。

展区现场展示的“文旅信e贷”产品是北京银行创新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融资服务,面向文化和旅游行业小微企业提供的专属线上贷款产品,服务对象为文旅行业小微企业。北京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积极探索创新文化金融贷款产品,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为首都文化事业持续做出贡献。

作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东城区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相互促进,探索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展会生动展现了央视动漫“熊猫+”国际合拍系列动画片。央视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参展代表表示,由于展区内容丰富,富有体验感,此次集团IP在服贸会平台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央视动漫集团近年来加强动画原创,开发优质IP,建设中国动漫领域国家队和“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作为驻区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以剧院为舞台,以演艺合作为抓手,现已成为全球活跃的多边演艺交流组织。集团将加大对这一平台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平台积累的演艺资源、打通的交流渠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高流量释放媒体平台优势 优化营商环境永不停歇

五天来,东城展区的风采持续受到了中央、市属媒体及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关注。展览期间,借助政务微博、微信等融媒体资源,通过宣传片、直播、短视频等手段的宣传,及时推送特色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反响。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首都建设报等媒体,以《崇文争先,古都华章!来2023服贸会东城展区,看文化传承发展的“东城实践”》《服贸会东城展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观众感受“十分钟文化圈”》《“东城时空”亮相2023服贸会一展老城变迁与复兴景象》《在服贸会分会场感受胡同“烟火气”!东城区胡同院落打造复合功能文化空间》《“流动的红色课堂”走进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等为主题发稿50余篇,对东城区参加服贸会文旅服务板块相关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同时,借助中国新闻网、新浪、腾讯、搜狐、千龙网、文旅中国、中国文化传媒网等网站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报道相关新闻、视频近百条,总阅览量超百万次,为参展企业创造了更立体的宣传与推广机会。

开创合作新篇,绘就共赢画卷。服贸会的平台永不落幕,优化营商环境的脚步永不停歇。东城区将立足于建设好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推进“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高标准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高水平打造文化产业园区,高起点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为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高水平智慧和力量。

来源:区委宣传部 区文促中心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