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种业大会,打卡“探宝”种子的世界
2023-09-12 22: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种业大会上,高精尖、新奇特的种业元素丰富有趣,吸引了大量观众热情打卡。同时,先进的种业科技吸引大量业内人士巡馆“探宝”。

 

图片

副中心产杂交小麦新品 破解国际难题

 

 

 

图片

 

 

 

走进北京农作物种业展厅,黄澄澄的小麦颗粒饱满,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拍照打卡,“这是我们培育的新品种杂交小麦,其中‘京麦9号’‘京麦179’‘京麦21’‘京麦22’等多个杂交小麦新品种都是依托通州实验基地培育成功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张立平介绍,“团队在副中心主要负责开展杂交小麦品比测试、亲本种子繁殖,同时承担北京市相关生产试验等工作,通州试验基地的项目有力推动了二系杂交小麦的快速推广应用。”

图片

杂交小麦曾是困扰国际小麦界长达60多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同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的杂交技术早已实现,但杂交小麦却迟迟没有动静。壁垒在哪里?张立平解释道:“小麦的遗传机制更为复杂,需要更先进的科技手段。虽然困难,但是与常规育种相比,杂交小麦具有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和抗逆性强等显著特点,大面积应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经历重重困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团队终于成功破局,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发现和利用了一批光敏型BS系列小麦不育系,育成一批杂交小麦新品种。随即,研究所立足北京种业之都建设,瞄准杂交小麦种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率先研发了基于混播制种模式的降本增效关键技术,初步实现了杂交小麦全程机械化制种,规模化制种产量突破350公斤/亩,制种成本明显降低,制种效率显著提升。加速了杂交小麦成果产出,有力推动了杂交小麦走向应用,对我国乃至世界农作物种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片

“现在我们以京津冀为主,辐射全国。北京主要负责前端研发创新,津冀负责后端的测试鉴定推广等。”张立平说。如今研究所面向京津冀和我国主产麦区,开展高产稳产、绿色高效、节水抗逆小麦品种示范推广,主持环渤海耐盐碱杂交小麦国家区域试验和南疆耐盐碱小麦国家区域试验,搭建了覆盖我国北部、黄淮等主产麦区的测试网络,建立起以国家杂交小麦(邓州)产业化基地为核心的试验和示范展示基地6个,累计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山西等地推广小麦新品种300余万亩。

图片

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强,杂交小麦已经迎来了第二代品种的应用,与第一代相比,总体上穗子更大、千粒重更高、产量潜力也更大。“依托京津冀种业协同发展和副中心的有力支持,相信第三代杂交小麦也会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走进广袤田野,走上百姓餐桌。”张立平说道。

 

图片

“花儿朵朵”开向餐桌案头

 

 

 

图片

 

 

 

蜀葵、美国薄荷、特大葫芦、蓝矢车菊……十几个展柜摆满花种,令人目不暇接,像一个真正的花园。北京花儿朵朵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玉美种花24年,把爱好“种”成了职业。如今她的“花园”经营着千余种种子,涵盖观花、观叶、观果、蔬菜、芳香、中草药、垂吊等系列,主要面向家庭园艺,既有观赏植物,还有实用植物,“罗勒是我们从欧洲引进的新品种,做菜可以掰一点来提味,还能入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

图片

开发的新种子越来越多,能否对植物深加工,让花朵开下枝头?于是,在此次种业大会上,人们看到了罗汉果罗勒茶、罗勒红茶、罗勒凝胶等最新产品。曹玉美介绍,“比如罗勒是调味品之王,叶子具有杀菌、强身、助消化作用,我们以罗勒为主体,生产出了罗勒酱、罗勒面膜等产品,都很受欢迎。现在我们已经申请注册品牌,未来将和药厂合作,以罗勒为原材料开发驱蚊药膏等产品。”

全产业链开发发掘了花儿们的商业价值。

图片

地标花生新品首次亮相

 

 

 

图片

 

 

 

在河北展区,不少人在试吃黑花生和“水果花生”,咬开一颗,清新香甜,比普通花生更加“甜蜜”。

保定市易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蒋晓霞介绍,此次带来的三种新品花生各具特色,“水果花生”以清甜口感为特色,油脂含量较低;“黑珍珠”花生通体乌黑,花青素含量比普通花生更高;高油酸花生酥脆可口,适合生吃。“这三个新品种今年已具备供应市场的条件,今天把它送到种业大会上来,让它们在这个面向京津冀和全世界的大舞台上亮个相。”蒋晓霞说道。

图片

据介绍,这些选育的彩色花生品种以“易县花生”为商标名,在2022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除了生食和入菜,该企业还开发出一系列下游产品,花生酱、花生乳、花生油,以多种形式走上餐桌。

对于当地种植户来说,花生的味道更加“香甜”。新品种和新种植技术在当地推广,成为致富技能,企业则进行订单回收,带动4000多户农户共同种植致富。“目前向外地推广种植也是采取订单回收模式。以后希望能和北京农场、企业深入合作,从订单回收转变为合作研发生产,借助北京的技术、资源、平台优势,让易县花生更快更好向市场推广。”蒋晓霞说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王倚剑 黄漠
摄影:常鸣
微信编辑:詹一

作者:

副中心之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