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随着当今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频发,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安全事件。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也就没有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网络安全 就在身边
信息时代,我们置身于网络的洪流之中:
也许是某不明网站上关于国家信息安全提问的一次回答,
也许是某地图网站上关于军事管理区域地点的一个标记,
也许是某图片网站上关于国家局部地域照片的有偿提供,
也许是某跳转链接中关于无偿红包领取的一次轻轻点击,
……
当在网络上遇到这些
请提高谨慎
也许就是这样
一次微小的无心之举
都可能潜在的威胁损害
国家和个人利益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1.电信诈骗
2018年以来,黄某某组织数百人在柬埔寨、蒙古等国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形成犯罪集团。该集团中,业务部门负责寻找被害人,通过微信聊天等方式,诱骗被害人到虚假交易平台投资。后台服务部门接单后,通过制造行情下跌等方式骗取被害人钱款。该犯罪集团诈骗被害人钱财共计6亿余元。2019年3月至10月,罗某、王某某等19人先后加入该集团的后台服务部门,涉案诈骗金额共计1.7亿余元。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罗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等人十二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网络交易小心谨慎,培养良好支付习惯。预防网络诈骗,应从小事做起,包括定期杀毒,确保登陆正确的网址,选择正规的网站进行购物等,如遇可疑情况,应当及时报警求助。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李某为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人员。2020年6月至9月,李某制作了一款可窃取手机照片的软件。用户下载安装该软件使用时,软件自动获取用户手机相册照片上传到李某搭建的服务器后台。后李某为炫耀技术,又将该软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发布在某论坛供免费下载安装,窃取安装者手机照片1751张,人脸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2020年9月,李某用虚拟币在暗网论坛购买“社工库资料”并转存于网盘。2021年2月,李某明知“社工库资料”含有户籍信息、车主信息等,仍将网盘链接分享到某QQ群(150名成员)。经去除无效数据、合并去重后,该“社工库资料”包含公民个人信息8100余万条。最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在网络泄露隐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陌生网站上或向陌生网友填写、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在公开平台发布涉及个人信息的资料、照片,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泄露国家秘密
韩某是新疆某地的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2016年12月,韩某赴外地旅游期间,通过手机交友软件与当地一网友结识,相谈甚欢。回到家后,韩某经常在网上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对方向韩某介绍称自己的堂哥陈某能够提供兼职,帮助其赚取外快。后陈某便通过微信要求韩某提供当地的一些敏感信息,并承诺支付报酬。韩某应允后,陈某进一步以金钱为诱惑,指挥韩某搜集党政机关涉密文件。为确保安全,并专门对韩某进行了间谍培训,教授其沟通联络、传递情报的具体手法,并派专人向韩某提供经费以及手机、SIM卡等通联工具。此时,韩某在已经明知对方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的情况下,为获取高额报酬,仍铤而走险继续搜集提供涉密文件。案发后,人民法院审理查明,韩某先后向对方提供文件资料19份,其中机密级文件6份,秘密级文件8份,被鉴定为情报的资料5份,累计收取间谍经费12万余元。2019年3月,韩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人民币。
检察官提示: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危险甄别能力。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间谍就在我们身边,每位公民应时刻敲响保密警钟,如发现疑似间谍、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及时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4.传播网络谣言
此前,“江西胡鑫宇失踪事件”备受社会公众关注,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大众的关注,刻意编造谣言博人眼球,以此非法牟利。2022年11月以来,曹某某为吸粉引流,在网络平台频繁发布“胡鑫宇尸体是假的”“胡鑫宇家属被公安机关抓获”等谣言信息,累计点赞6万次、评论1万余条。后经江西宜春公安机关依法调查,曹某某对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江西宜春公安机关已对曹某某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对其造谣网络账号采取关停措施。
检察官提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加强网络文明自律。希望广大网民保持理性思考,提高防范意识,积极抵制网络谣言,携手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网络安全 人人有责
国家越安全,人民就越有安全感;人民越有安全意识,国家安全也就越有依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享受网络空间所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觉规范网上活动行为。一方面,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不破坏网络空间技术基础,不发布违法有害信息,不传播负面及谣言内容,共同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及时鉴别网络安全性,避免网络陷阱,远离网络犯罪!
文稿:魏云皓、唐薇佳
制作: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