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秋风,赏京城水上风光
2023-09-16 14: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虽为北方城市,但北京的水上风光也值得细细品味。它们或极具皇家古韵,或彰显现代时尚,又或富有老北京生活气息……泛舟于北京的河湖,感受拂面而来的秋风,共享连绵不绝的水流声,与拂晓、黄昏、阳光、朗月作伴,岂不美哉!

皇家御河游船

长河是一条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古老河道。起源自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钟桥,折向东南,至西直门高粱闸并自此汇入德胜门水关,进入积水潭,全长30余里。

据记载,慈禧太后到颐和园避暑,出西直门,在高粱桥外的倚虹堂码头上船经紫竹院、万寿寺、麦钟桥到颐和园走的便是这条水道。因此,南长河又被称为“慈禧水道”。这条河从乾隆年间被改为皇家专用河道,被称为“御河”。乘船可感受七百年的历史古韵,体验当年慈禧太后去往颐和园避暑的水路,“长河观柳”更是京城一大景观。

皇家御河码头坐落在古色古香的紫御湾,仍保留着御用码头和河边休息的行宫。在等候开船的同时,游览紫竹院公园,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有三湖两岛一堤,它是一座幽篁百品,翠竿累万,以竹为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乘坐御河游船途经国家图书馆、广源闸、万寿寺、麦钟桥、长河闸、长河湾、长河桥抵达颐和园,沿途欣赏皇家御河风光,观京城胜景。

颐和园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全园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建筑精致,景点众多。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共有亭、台、楼、阁、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

亮马河游船

亮马河是朝阳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岸,河道、绿地、建筑无缝衔接;文化、旅游、消费相互融合。亮马河游船已于今年三月启航。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泛舟亮马河。在6公里的航线中,饱览沿岸璀璨夜景;在优雅的音乐和解说中,尽享国际风情与科技之美。

蓝港码头位于蓝色港湾商圈,游客在此排队上船。夜幕降临,蓝港码头华灯初上,拉开一个优雅浪漫之夜的帷幕。习习晚风由湖面吹来,带起层层涟漪,使人心旷神怡。

北湖桥将朝阳公园中心岛与北岸相连,桥身纤长,坡度平缓,宛若一条飘于水面之上的白色缎带。夜幕下,北湖桥灯光亮起,与北岸亮起灯光的行道林,共同构成湖面上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贝壳剧场位于朝阳公园中心岛上的贝壳剧场,白日里是一颗沉寂的珍珠,点缀在莲花湖中;夜晚则化身为灵动的珍珠精灵,与光影嬉戏。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澜桥”之名出自《孟子》,寓意探究事物要追本溯源,了解根本。此桥造型优美、结构新颖,凭栏远眺,风光无限,是观水望景绝佳之处。饮马桥则出自“饮马花溪”。相传亮马河原为皇家饲马之地,故称“晾(同音)马河”。

“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琉璃桥紧邻亮马河国际古玩城,桥之名不仅以“琉璃”一词体现古都京韵文化,而且寓意朝阳的美丽景色。蓝梦桥位于蓝色港湾附近,桥身以蓝色为主,时尚梦幻,结构设计轻盈。“蓝梦桥”之名寓意碧水之蓝的中国梦。

好运桥位于国际饮食深夜食堂——好运街附近。夜晚,好运桥下一片蔚蓝,20万根光纤星空璀璨,映入水面的“动感笔触”犹如梵高笔下流动的星空画卷,让科技美学发挥到极致,给游客以泛舟钻入星河深处的独特体验。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铂宫闸室内打造了国内首个闸室光影演艺。演艺以《百骏图》为线索,包含“如梦”、“觅马”、“行船”、“滨水”、“幻景”五个篇章,用光影讲述亮马河的前世今生与大运河文化带的深厚底蕴,为航线注入文脉,用光影讲好中国故事。

友谊桥紧邻友谊商城、命运共同体广场,寓意北京与世界相连、友谊长存。友谊桥桥身有几分竖琴古韵,夜晚,桥身灯光变幻,古韵与摩登感碰撞,呈现截然不同的样貌。

什刹海游船

什刹海沿岸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护最完好的一片历史街区,也是内城唯一一处拥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俗休闲、感受历史、享受时尚的胜地。

约好友泛舟什刹海,你可以在好梦江南、荷花市场、地百、宋庆龄故居等码头登船。如果是两人出行,可以选择脚踏船,享受“自驾”乐趣,追寻童年记忆,停停走走都随心意,自己玩个尽兴;如果是好友相约欢聚,则可以选择摇橹船,一边聊天,一边听船工讲解运河文化、周边景点概况。

秋日天高云阔,橹摇水响,欢声笑语,如果是清晨,更有“船工号子”相和,古色古香的摇橹船荡开的湖面上,仿佛能看到曾经的漕运盛景,这是对旧时光的追忆,更是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与浪漫、诗意的邂逅。

泛舟夜游什刹海更是令人难忘的体验。夜晚华灯初上,游船亮起灯,与周边景色交相辉映,更增添了游船的乐趣。


作者:

文旅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