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忆|北京经开区公园的变迁:从零起步的绿色亦庄
2023-09-19 18:1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开栏语:

北京经开区曾经的样子,您是否还记得?为讲好经开区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故事,特别开设《档案记忆》专栏,选定与亦庄新城建设发展重大事件的相关图片,用“今昔对比”的方式,记录经开区建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足迹,展现经开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砥砺初心、勇担使命的光荣历史。今天推出第三期《公园的变迁:从零起步的绿色亦庄》。

公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市民休憩娱乐的重要场所。从孤零零的1公里绿化带起步,到企业文化园、博大公园、凉水河公园、南海子公园等绿化工程覆盖全区,见证着北京经开区从工业小区到亦庄新城的蝶变新生。

企业文化园

上:经开区档案数据中心/供图;下:承可珣/摄

企业文化园由永久绿化通道和具有国际企业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两部分组成。2002年5月16日,企业文化园正式开园。2006年,企业文化园二期(西湖区)正式竣工,共同构成经开区的“城市绿色呼吸之地”。

博大公园

上:经开区档案数据中心/供图;下:冯若娇/摄

博大公园始建于2007年,面积小巧,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一应俱全。博大公园集生态景观、健身娱乐、文化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还规划建设了标志雕塑广场、大型人工湖水系、中心圆广场、绿岛、运动场等不同特色景区。

凉水河公园

上:经开区档案数据中心/供图;下:张磊/摄

2010年,凉水河公园项目正式启动,经开区结合雨、污分流管线建设,全面取缔了排污口,又对河两岸进行绿化、美化,铺设了20多公里的沿河步道,使昔日的“臭水河”重焕清绿。如今,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凉水河公园已经成为经开区绿化治理的典范,实现了新材料、人工湿地、河道净化、风能、再生水和雨水利用五大技术的集成创新。

吴江/摄

南海子公园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成为经开区居民休憩娱乐的最佳去处、北京亦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案例。

编辑:徐祎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