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3:16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二级巡视员郑翔12月13日下午向记者介绍,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依托“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于2016年5月建设“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主要作用是为依法追索我国海外流失文物提供法律依据,为打击文物犯罪和规范文物市场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撑,为广大群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举报渠道。该平台搭建在互联网上,支持使用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已于2017年11月16日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共汇总采集了被盗(丢失)文物数据2800余条,已向社会公开发布被盗、丢失文物信息626条,协调国际刑警组织被盗艺术品数据库发布了被盗文物信息136条,并接受公众线索举报相关文物犯罪线索。
平台上线后,为追缴安徽省博物馆1988年被盗的一级文物商代兽面纹青铜鬲、四川省图书馆2004年被盗的一级文物唐代手抄佛经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加强国际执法合作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警方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关注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提供文物犯罪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