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贸会:“海淀之夜”专场推介活动酷炫登场
2020-09-09 22:3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9月8日夜晚,“海淀之夜”专场推介活动

9月8日夜晚,在一场动感十足的机器人舞蹈秀中,2020年服贸会及海淀区政府的重头戏“海淀之夜”专场推介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与会的中外来宾现场一同感受了中关村科学城的科技魅力,分享了海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共同见证《海淀区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策略研究》报告首发。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中关村科学城

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关村科学城地区生产总值接近8000亿元,已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2020年上半年,中关村科学城GDP同比增长2.6%,在全市占比24.5%,继续保持规模总量和对全市增长贡献“双第一”地位。今年5月18日,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关于中关村科学城新时期再创业再出发提升创新能级的若干措施》等系列为企业的扎根、生长创造优质的政策环境,在开放和创新的驱动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关村科学城。

海淀区政府相关领导在“海淀之夜”活动开始分享了中关村科学城的开放与创新,“自2018年海淀区创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以来,重点推出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科技金融、文化教育等重点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举措109项,推动天智航样机制造平台、国际网吧、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48个重点项目落地。未来将落地建设1-2家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建设3-5家旗舰型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五千亿级和千亿级企业,重点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新兴产业集群。”这些分享表达出了对未来中关村科学城创新能级的提升,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永久试验田的期许。

《报告》首次发布

首发《海淀区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策略研究》报告

“海淀之夜”活动中,首次发布了《海淀区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策略研究》报告,分享了海淀区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形成的六大特点、背后的六大支撑、对未来发展的六大展望以及给企业家们的六条建议等报告的核心研究成果。

《报告》中,首次梳理了近五年来海淀区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分布国家及产业布局情况,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签订合作协议的多个国家从地缘政治、国情优劣势、产业优劣势、营商环境等进行国别研究,深度剖析海淀区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未来面临的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详细分析了海淀区企业走出去的策略,为对外投资贸易企业应对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市场提供指引,并为海淀区政府未来精准施策提供决策参考。

海淀区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新科技企业、知名跨国企业众多,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海淀企业“出海”优势明显。除了总部企业外,海淀区的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产业和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出海”优势较为明显。《报告》中数据显示,海淀区拥有总部企业1141家,拥有外贸进出权的企业13138家;双自主企业209家,占全市的28.4%;上市企业共有230家,境外上市77家;科技型企业14.08万家,占全市25%;高新技术企业超1万家,占北京市的45%;独角兽企业39家,占北京市47.1%。中关村科学城在2018年、2019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中,获得5星级产业基地……充分显示了海淀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特色产业优势。

海淀区“创新生态雨林”环境优渥。通过强化“雨林法则”,全面营造有利于“双创”人才发展的生长环境,海淀区出台了“海英计划”和“藤蔓计划”,提出“全球合伙人”概念,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据了解,海淀在2018年开始创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拥有一批例如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ICParK)、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建由三山五园、百年学府、西山文脉、科技园区等构成独特的文化中心核心区。

《报告》中指出,海淀区企业“走出去”足迹遍布“一带一路”国家,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中工国际参与建设中国援建尼泊尔的最大项目——博卡拉新机场;同方威视安检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并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机场伊斯坦布尔新机场提供全部的X光机安检设备,目前90%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同方威视安检设备;神州高铁为“一带一路”沿线50余国家班列和高铁提供运营维护,已成为轨道交通领域运营维护领军企业;中国重型机械公司在柬埔寨建设的新水电站帮助当地人民的用电价格下降了75%。中工国际参与建设的尼泊尔博卡拉国际新机场,帮助当地人民实现了四十多年的愿望。四达时代通过电视机顶盒的项目,让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万人看上了数字化电视节目。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海淀区科技企业利用AI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帮助欧洲和东南亚国家搭建本地疫情动态监控系统,有效控制了当地疫情的扩散,保护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

黑科技炫酷“海淀之夜”

智能科技应用正呈现出深度赋能行业、“疫情常态化控制时代”的趋势,黑科技的应用在活动现场无处不在。

此外,按照防疫要求,与会嘉宾仍需佩戴口罩,测温。但是嘉宾们不再需要挨个测温,迎宾小姐佩戴的智能AR眼镜,嘉宾在无感的情况下瞬间就能读出体温是否正常,该眼镜由亮亮视野公司研发;清锋(北京)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3D打印机正在马不停蹄地打印富有纪念意义的3D纪念品——海淀生命螺旋送给嘉宾;微软加速器的智能分类垃圾桶也不缺席,正在与嘉宾聊天、互动;现场彩色灯光的映衬下,“海淀之夜”科技范儿十足。

由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海淀独角兽之一的旷视科技研发的智能无人送酒车,一直忙忙碌碌穿梭于众嘉宾之间,为嘉宾提供送酒服务。疫情期间,旷视科技研发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智能防疫系统,戴口罩也能精准锁定疑似高热人员。

身着国际知名品牌时装,配以颐和园文创款首饰的中外模特,走在由半环形的LED屏幕、数字地幕以及无缝连接的屏幕塑造的犹如“时光隧道”的绚酷舞台上,一场现代与传统碰撞,艺术时尚与科技交融的沉浸式光影时装大秀将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海淀之夜”精彩活动推向高潮。

作者:栗洁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