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将建设300项市重点工程,重点布局这些领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

2024-01-18 09:24 语音播报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亮”出了今年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清单”。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本市将持续推动投资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将集中推进“3个100”市重点工程建设,包括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今年将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核心区和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取得更大突破。保持城市副中心千亿以上投资强度,建成东六环入地、通马路改扩建工程、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人民大学新校区一期、台湖国际图书城提升改造,开工建设北京海昌海洋公园、玉桥家园中心,加快建设温潮减河、环球奥莱小镇、运河商务区新光大中心等项目。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交通快速通达能力,开工建设京密高速,建成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同时,加快协同发展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建成通车厂通路,开工建设石小路,推动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具备试运行条件,协同打造潮白河生态绿带,加快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和会展中心落地实施,积极推进毗邻地区深度融合。

据介绍,今年也将聚焦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完善适应人口新特征的民生服务保障体系。

科技创新领域历来是北京每年投资的重点,在300个市级重点工程中占到三分之一。记者获悉,今年在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方面,将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等“十四五”科技设施平台全部开工,建成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园、国家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开工建设国网智芯产业园、神州细胞生物药品产业化基地,推动“三城一区”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四成以上。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方面,将持续扩大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开工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加快实施北方华创半导体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扩产等项目,建成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开工建设昌平机器人产业园,加快实施大兴生物信息智算中心。

同时,将充分发挥两业融合在推动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中的作用,对于试点企业在津冀落地的产业链延伸项目,与津冀共同支持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北京企业在津冀布局,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探索形成跨区域融合发展新模式。

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作为重大项目谋划年,将围绕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等重点区域和“三大工程”、城市更新、“百千工程”、现代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和推动实施一批区域性、功能性、引领性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投资将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畅通民营企业参与路径,实施一批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项目,建立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库,多种途径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重大项目,年内推介项目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

快讯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