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飞:红薯走出山沟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环宇

2020-09-24 15:18 语音播报


方飞

密云区市监局干部

密云塔沟村第一书记

密云新城子镇塔沟村四面环山,这个山村里生活着200多名村民,大家靠种红薯为生。一连几天,第一书记方飞都在琢磨怎么继续打开红薯的销路。

“方书记,你这两年可不要白来呀。”每每遇到困难,方飞的耳边就会响起刚到村里时村民孙姐跟他说的话。那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成为他工作的动力。

2019年4月,在密云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食品分队担任副分队长的方飞被组织选派到塔沟村做第一书记。塔沟村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最适合种红薯。山边的一块块梯田,是当地村民脱贫的希望。来到村里的第二个月,正好是红薯插秧的季节,方飞很快加入到栽种红薯的大军里。除了每天挑水浇地,方飞还学会了插红薯秧。

新一年的红薯秧已经栽好了,可在村头的红薯窖里,方飞看到上一年存在窖里的红薯,一大半已开始变坏、烂掉。软糯香甜,咽下去不哽,这么美味的红薯却卖不出去,方飞开始为村里的红薯找销路。

一开始,方飞在朋友圈、微信群里推广。但这样零着卖,成本却很高。方飞又想到密云城区的超市、饭店,于是他一家家去推销,但销量依然不大。

“后来我找到了我的老领导。老领导指点我说,塔沟村离古北水镇不远,那里酒店多,为什么不考虑与他们合作呢。”受到启发的方飞立刻挨家挨户对酒店进行“扫地式”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古北水镇多家酒店和塔沟村签下了直销订单。村里当年种植的红薯,不到11月就销售一空。

为了扩大销路,克服红薯窖藏期短的问题,方飞又开始琢磨红薯深加工的事儿。

在村头的红薯窖里,原先堆成小山的红薯被一袋袋加工好的红薯粉取代,这是方飞研究了三个多月的成果。

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方飞就要回归原先的工作岗位了。“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我要让这里的红薯走出山沟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第一书记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