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 07:38
地坛东门公交站位于和平里西街东侧,近期市民反映,每天一到饭点儿,公交站台都被大量外卖电动车占据,电动车横七竖八地将站台区域塞得严严实实,公交车进不了站,乘客上下车也受影响。记者调查发现,该公交站紧挨着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由于园区不允许外卖电动车驶入,取送餐高峰期大量外卖车没地儿停,导致“围堵”公交站的问题。在本栏目记者的持续关注和协调下,相关各方不断商议改进方案,这道难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起因
地坛东门公交站台遭“围堵”
1月20日晚6时,记者根据市民反映来到和平里西街,看到地坛东门公交站台俨然成了外卖骑手的停车场,站台上下停满了电动车。外卖骑手行色匆匆,扔下车便赶紧往东侧的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里跑,有的是来给园区内上班族送餐的,而更多的是到园区里各餐馆取餐的。拎着热腾腾的餐饭一路小跑回来的外卖骑手骑上车便走,站台上终于腾出一个空儿,可不到半分钟,这个空位便又塞进了另一辆外卖电动车。
公交站台成了外卖骑手的停车场
电动车将公交站台堵得严实,公交车根本无法靠站。很多乘客见此情况,只好绕开站台,站在机动车道上等车。一位老人终于压不住火了:“能不能有点眼力见儿,你给我留个道,我能上车也行啊!”
“大妈,您也理解一下我行吗,绕一下吧,我没地方停,真来不及了!”外卖小伙子半埋怨半哀求的语气,让老人更撮火,“车撞了我怎么办?”周遭乘客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这位骑手早就一溜烟儿跑进园区了。
顺着外卖骑手跑去的方向看,公交站台东侧不远处,便是园区的西门,离着老远就能听到安保人员的喊声:“外卖电动车停外边,别过来了!”几名刚刚要进入园区的外卖骑手不知所措——往前看,是安保人员的阻挡;往后看,便道上的划线停车区域停满了共享单车;低头看,是不等人的“催单”。情急之下,公交站台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对于外卖电动车“围堵”公交站台的事,乘客们的看法不全相同,有指责的,也有理解的。正在候车的马先生说,过去这条路人流稀少,途经的无非是来逛公园的老人和周边的居民。2017年以后这里有了科技园区,情况大不一样,整条街都热闹起来,外卖电动车多,共享单车也多,停车的地方不够用了。“共享单车是合法的,外卖电动车也不是非法的,总得给他们找个不碍事的地方让他们停啊。”
追踪
交警严加执法后新问题冒出来
1月20日当晚,本报记者将随手拍的地坛东门公交站台乱象发布到“北京民声”微博后,首先引起交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月25日,记者回访该公交站看到,交管部门在这里增派了警力,对站台前区域加大了执法力度,附近道路还增加了协管员。冒着严寒,交警不仅要劝阻来往的外卖骑手,还上手码放乱停的共享单车。为了维护好站台秩序,他们的很多工作甚至超出了执法本身,候车的乘客见了,纷纷竖起大拇指。看来,外卖车“围堵”公交站的乱象已得到缓解。
但随后记者发现,乘客们的火气降下来了,外卖骑手的火却拱上去了——站台不远处,突然传来咔嚓一声响,一名外卖骑手站在共享单车的划线停车区域内,把一辆共享单车举起老高,然后砸向身边的一排单车。这一砸,原本排列齐整的共享单车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成了一片,这样腾出空间,骑手将他的电动车塞了进去。记者顺着便道前行观察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便道上的共享单车划线停车区域延绵百米,由于外卖电动车的无处可停,外卖骑手纷纷把车挤进了这些区域。为了腾出空间,被“抽”出来的共享单车有的摞成了小山,有的被扔进了绿化带,还有的甚至被搁在了机动车道上。
由于无处停车,划线停车区域内的共享单车成了“出气筒”
停车空间局促导致了更多争执。只见一名外卖骑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走了好几辆共享单车,总算腾出个空儿,自己的车还没停进去,一位女士骑着电动车到了近前,不由分说便往这个空地儿里扎。“这个空儿是我挪出来,你咋往里停啊?”因为这个不到一米宽的空当,两人“火药味”十足地争执了很久。
这样的现象引发了记者的思考,发现乱象记者批评报道、交管部门严加执法只能解决该问题的一面,公交车站确实让出来了,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外卖骑手的停车需求没有被顾及。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协商找到一个各方认可的平衡点。
协调
找商圈一起来商量
1月27日,记者来到属地和平里街道办事处,把调查的情况反映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淑萍。记者见到李淑萍时,发现她显得很疲惫,细问之下才知道,为了保障疫情防控,近期李淑萍带领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辖区内超过1.4万名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因此累倒了。1月27日是她病愈后上班的第一天。
李淑萍是老城管队长出身,平时说话嗓门大,行事干练,而眼前的她脸色蜡黄,身体还有些虚弱。可一听完记者的讲述,她似乎立刻进入了状态,“这事儿必须想办法解决!”
李淑萍分析,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的地理位置有特殊性,南侧是雍和宫地铁站,北侧是和平里北街地铁站,两个地铁站都距离园区几百米,过去因为园区工作人员骑共享单车上班,造成共享单车侵占公交车站台和人行道,为解决这个问题,各方没少费心思。街道通过调研发现,在和平里地区运营共享单车的公司共有3家,通过约谈,街道与3家运营单位签订了“君子协定”:由街道在便道上划定共享单车停车区域,街道和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共同派驻安保人员管理停车秩序,而运营公司随时关注共享单车的存量,一旦公交车站周边共享单车过量,就要人为调控。由此,共享单车乱停的问题才终于解决了,“现在这样搞下去,岂不是又要乱了?”
当天下午,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建科、网格中心等职能科室负责人齐聚会议室。记者现场提议,外卖骑手不规范停车固然要治理,但是也应注意到,这些外卖骑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商圈,商圈不能只享受外卖骑手的服务,而不理停车问题,应找到商圈一起商量解决。与会各方也认为,外卖骑手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在新形势下,商圈与外卖送餐行业已经形成了共生关系,要想通过商量解决占道难题,在各方加强管理的同时,园区也需要尽力。
推动
园区西墙外找到停车空间
1月28日上午,根据记者建议,和平里街道办事处联系到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尝试为外卖骑手解决停车难题。在科技园总经理李智伟的带领下,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和记者一道,在园区里一边现场查看一边想办法。
李智伟介绍,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的总面积大约21万平方米,园区内工作人员将近万人,在出现疫情之前,园区共有4个大门开放,人群和外卖电动车的分布相对分散,目前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两个小门已经关闭,人流集中到了南门和西门。早晚高峰期间,这两个门的人流、车流都很集中,如果再有外卖电动车穿行,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南门在滨河路那边,地方比较宽敞,类似问题不突出,而西门外的和平里西街便道较窄,还有公交站台,停车问题就比较棘手了。”
“在园区内东侧目前有一块闲置地,是否有办法改为外卖骑手的临时停车场呢?”李淑萍提出一个设想,从西门进来的这条主路,隔成三条路,一条走车,一条走人,还有一条用于外卖电动车的进出,通过这条路,将外卖电动车直接引到园区内东侧的闲置地。于是,大家把这条路走了两个来回,很快发现问题,在这条路两侧,还存在地下车库的出入口,道路无法做到封闭,外卖电动车与机动车仍有交叉。
商量的过程中,李智伟提到一个细节,园区内平均分布着3处餐饮配套设施,超过80%上班人群的饮食是通过这里的餐饮配套设施来解决的,而对外的餐馆主要集中在靠西侧的B座,这意味着多数外卖骑手的订单来自于B座。记者在现场也采访了大量外卖骑手,证实了这一情况,外卖骑手们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有能靠近B座的停车空间,来缩短取餐的时间。
在园区西墙外,原本有几处小出入口,或是银行、商铺的门脸,或是通往地下广场的台阶,因为防疫需要进行封堵后,隔离设施外形成了两处天然的小广场,面积挺可观。李淑萍说,这几块地方目测可以停放20至30辆外卖电动车,只要加强引导,利用这两处空间形成进出外卖电动车的微循环,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李智伟也认为这个办法既能解决停车问题,还避免外卖电动车进入园区,“是个好办法,可以先试着引导,看看实际效果再进行微调。”
和平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也提出,和共享单车运营单位再进行一次商讨,在便道的共享单车划线停车区域离园区西门最近的位置,再让出一部分空间,供外卖电动车停放,“空间虽有限,几方各让一步,地方还是有的。”
“这个办法好,我们没啥要求,能有地方停车就很知足。”当记者将各方商量来的初步结论告诉园区外的外卖骑手们,大家一致赞同。一位外卖骑手说,“到好多商圈取餐,都是到哪儿都不让停,你们这么多人现在专为我们想辙,还真是头一次,谢谢了。”
记者手记
新共生关系衍生新责任
这是本报“有事好商量”专栏二度关注外卖电动车占道问题。记者发现,商圈周边外卖电动车过多占用公共空间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各商圈将自己的“地盘”保护得严严实实,这样既解决了自家的安全问题,还享受到外卖服务的收益,却把停车问题的解决推给了社会。
这个问题也同过去解决共享单车停车难题一样,仅仅依靠政府“买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各扫门前雪”的做法更可能激化矛盾。我们发现,通过“有事好商量”唤起获益商圈的责任意识,将收益与义务相匹配,配合属地共同发力,才是破解难题的良方。
各方在协商过程中,还不止一次谈到新的“共生关系”。商圈为外卖骑手带来了订单增加了收入,而外卖骑手的工作也让商圈的餐饮企业增加了多元的生意渠道,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点餐等方式,扩大了整个商圈的知名度。在疫情期间,这种共生关系的作用更加明显,在人们有意避免聚集用餐的当下,各商圈餐馆的堂食生意不如从前,外卖行业对一些餐饮企业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救命稻草”。新的共生关系已经形成,商圈和外卖行业双方在获益的同时,自然应该共同肩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才能让新生业态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纵观北京城,还有不少商圈正在陆续“苏醒”,可以预计,外卖行业将为这些商圈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外卖小哥奔忙的身影也将成为这些商圈活力绽放的生动体现。我们期待,当新业态产生新问题时,大家能继续好好商量,集合智慧,共闯难关,共享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