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双奥朝阳”践行冰雪之约
雪舞心聚,向着未来的脚步一刻不停。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实地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作为“双奥之城”主承载区,朝阳区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在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筹办之路走得踏实稳健、硕果累累:圆满完成“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测试赛和测试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周到细致的“朝阳服务”获中外赞誉;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就绪,科技感爆棚的“朝阳方案”成为筹办工作新亮点;冬奥筹办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双奥朝阳”这张金名片熠熠生辉;冬奥景观点亮街头巷尾,“朝阳群众”的冰雪热情更加高涨……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下,“双奥之城”主承载区的自信和荣耀,写在朝阳群众脸上,镌刻于朝阳百姓心中。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
即将拉开大幕
奥林匹克之火
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燃起
冬奥会开幕之日恰逢“立春”节气
冬去春来,我们
以冬奥荣光迎接蓬勃春天
同心筑梦,我们
以首善标准共赴冰雪盛宴
保障冬奥:攻坚克难彰显“朝阳力度”
迎着朝阳,国家速滑馆外
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的
22条“丝带”晶莹夺目
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顺利完成“相约北京”国际测试赛,“冰丝带”规划中的匠心、建设中的创新,为“双奥朝阳”再添新彩——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建设历时3年,采用国产高钒封闭索,是全球体育馆中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事非经过不知难
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回攻坚克难
“冬奥蓝图”的变现路上
处处彰显“朝阳担当”——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及3个竞赛场馆、8个非竞赛场馆、5个交通场站和70余家服务保障酒店所在地,朝阳区始终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工作状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被视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重中之重”的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面对一项项没有先例的挑战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朝阳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两手抓,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方法,将冬奥场馆建设改造列入区级重点工程,成立了建设工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制定了《朝阳区建设工程疫情防控情况检查表》,统一工程防疫工作标准,确保了冬奥场馆在疫情期间按时复工,做到了“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向前推进。”
2020年12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完工;
2021年6月26日,位于奥体中心南侧,采用国际领先“健康建筑”理念设计建造的北京冬奥村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使用;
2021年7月4日,北京赛区开工最晚、规模最大的新建项目——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完成交付;
2021年10月28日,作为北京市冬奥工程建设的收官之作,承担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任务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改造工程历时一年半正式完工;
今年1月3日,承担北京赛区32个比赛项目奖牌颁发仪式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完成了首度“带妆”演练,标志着北京颁奖广场已具备赛时运行条件;
1月21日,运行时间最长、服务范围最广、志愿者人数最多的场馆区域——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准备就绪,协调区域内4座场馆动线不破环。
2个夏奥竞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成为世界唯一可“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将承接冰壶、轮椅冰壶等赛事;
国家体育馆改造升级后增加了制冰功能和除湿系统,既可以满足冬奥会期间冰球赛事需要,也可以在赛后转换为花滑、短道速滑等项目。
……
“一起向未来”
六年多的时间,朝阳区以“硬核”担当保障奥运场馆建设。
眼下,冬奥大舞台已搭建完成,位于朝阳区的11个冬奥场馆已进入赛时状态,承载着“双奥朝阳”的独特印记静待运动员们一展英姿。
服务冬奥:细节为王坚持“朝阳深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021年以来
随着“相约北京”测试赛(活动)的开始
从“细处着手”以测试促提升
成为了朝阳上下的一致目标
测试赛(活动)期间,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朝阳区运行保障指挥部启动“早调度、晚例会”工作机制,通过每日“复盘评估”,确保“事不过夜”。2个月时间,一份包括防疫、住宿、餐饮、交通、日常保障等5类89项内容的“问题清单”也随之而出,全面查找漏洞,举一反三、对号入座、固化成果,推动工作“向前一步”、问题“逐一攻克”。
2021年12月9日,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的第一时间,新一届区委班子上任首次会议聚焦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朝阳区赛时服务保障工作,向全区释放出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持续抓牢扛实冬奥筹办政治责任的强烈信号,“双奥朝阳”正式进入赛时服务保障阶段。
而于朝阳而言
无论是测试赛还是正赛
抓细节的决心
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大事做细,疫情是重大考验,周密的防疫措施是北京冬奥会安全举办的基石,朝阳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将冬奥防疫和城市防疫“一体推进”,人人争做疫情防控措施执行的“示范员”、防疫政策沟通的“宣传员”和防疫要求落实的“监督员”。
目前,1200人的朝阳医护防护团队已陆续进驻场馆、交通场站、涉奥酒店等80余点位,坚持“人、物、境”同防,做到一馆一策、一店一策;消杀防疫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黑科技”在冬奥服务保障酒店应用,确保比赛精彩、住宿安全。
大事做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尤为关键——测试赛期间的“1办12组”根据正赛期间需求调整为“1办15组”,办公室、新闻宣传及文化活动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交通运行保障组、人力资源与志愿者工作组、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赛事综合保障组、医疗防疫工作组、应急保障工作组、冬奥村保障工作组、礼宾及机场协调保障工作组、开闭幕式服务保障工作组、票务和观众组织工作组、火炬接力服务保障工作组、物流安检场地服务保障工作组、监督组等16个工作机构,一盘棋、一股劲,枕戈待旦。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落实落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是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的基本。前期测试赛中,虽然细致周到的“朝阳服务”赢得中外赞誉,但细节无止境,入住酒店如何更快捷方便,垃圾清运“闭环内”“闭环外”如何互不交叉,食品安全如何保障……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时间,朝阳区不断查隐患、堵漏洞、强弱项,用好“放大镜”、做好“放大样”、主动“放进去”,每个细节都是抠了又抠,把13类155项服务保障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力求精精益求精,确保万万无一失。
闭环管理下,冬奥服务保障酒店内的“软服务”不可或缺,更显“朝阳温度”——酒店里开起了美发室、便利店、健身房、心理咨询室,提升了互联网带宽,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只为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冬奥与春节相遇,灯笼、对联、布老虎等让住宿环境年味儿十足,除夕“破五”的饺子、十五的元宵一样不少,烤鸭、春卷、炸咯吱盒等北京特色小吃一步到“胃”,让入住人员在舌尖上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儿”。
如今,朝阳区各项筹办工作实现了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更从容的预期目标,参与其中的“朝阳群众”将之归功于自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力量,“百年党史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担当的品质、思想解放的活力、敢为人先的胆识,正是这些给予我们力量,激励着我们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冬奥筹办。”
参与冬奥:热情洋溢体现“朝阳温度”
曾几何时
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
而如今,长城内外,热“雪”沸腾
为响应“三亿人上冰雪”号召、助力冰雪运动发展,朝阳区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冰雪运动普及,通过宣传教育、冰雪体验、赛事活动三大形式,满足公众对冬奥文化和冰雪运动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六年多来,百万“朝阳群众”因冬奥结下“冰雪奇缘”,冰雪热情在“双奥之区”不断升温——每年600余场次冰雪运动进社区、进公园、进校园,20万人次得到了冰雪运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快乐冰雪季”“雪上运动会”等一系列全区范围的体验活动,累计吸引101.5万人次群众参与;推进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组建短道速滑队、花样滑冰队、冰壶队、高山滑雪队、单板滑雪队和冰球队共12支(分男女队),注册运动员1021人;21所学校获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越来越多朝阳群众踏上雪场、走进冰场,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奥林匹克运动的种子也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带着这份冰雪激情,“朝阳群众”同心筑梦,打造活力“风景线”——
全区15个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的2000余名志愿者正式上岗,他们来自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了冰雪盛宴,走上朝阳街头,为游客居民提供线路指引、周边介绍、语言翻译、应急服务、冬奥知识宣传等服务,协助做好城市运行各项保障工作,用自信的笑容向世界展示“双奥朝阳”的活力与热情。
带着这份冰雪激情,“小街小巷”绚丽多彩,营造最美“氛围组”——
随着位于北土城路与民族大道路口的“盛世华章”景观小品、中轴景观大道两侧的“双奥庆典”等景观节点的亮相,朝阳大街小巷冬奥氛围日渐浓郁,目前,以“双奥盛典 闪耀朝阳”为主题,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核心,着重北中轴、长安街延长线“两轴”,贯穿火炬传递路线、24条奥运专用道和奥运专用线“三线”,辐射周边的朝阳区冬奥景观布置已完工,一处处融合着“国际范儿”和“中国风”的冬奥城市景观各就各位,让居民尽享“我家门前办冬奥”的自豪与喜悦。
带着这份冰雪激情,“赛场内外”同频共振,亮出发展“成绩单”——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跃上7000亿元大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万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8%、PM2.5年均浓度较2016年下降48%首次达到“30+”水平、330条段小微水体“旧貌换新颜”、 打造43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冬奥筹办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舞,全民共享奥运成果,交出一份区域转型发展、居民幸福生活的冬奥答卷,为区域发展打下美丽底色。
冬奥号角已经吹响
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
将在中轴线上再一次交汇
14年后,我们再迎奥运
宛如初见,情意更浓
冰雪之约,如期而至
北京冬奥会
“双奥朝阳”一定不负重托
让我们心相连、手相牵
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