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衡水00后姑娘南译侗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演绎“折柳寄情”
2022-02-22 19: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访17岁“柳枝女孩”南译侗

后排左数5为南译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月20日晚,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伴随着《送别》悠扬的旋律,80名舞者款款上台,用曼妙的舞姿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从四周向场地中央汇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一幕“惜别怀远”“折柳寄情”场景,处处散发着令人惊叹的妙思,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

在这80名演绎“垂柳图”的舞者中,有一位衡水籍姑娘——南译侗。2月22日,记者通过电话连线采访了她,听她讲述了排练和参演《折柳寄情》舞蹈背后的故事。

南译侗,今年17岁,衡水桃城区人,自幼学习舞蹈,现在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表演专业大一的学生。去年11月中旬,北京冬奥组委会开始选拔参加冬奥会闭幕式舞蹈表演者。“当时除了要求身高在1.7米以上外,对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刚开始选拔时,报名的人很多,我十分忐忑。当得知成功入选后,想到即将代表学校、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国际盛会,心情特别激动。”南译侗回忆。

说起训练,南译侗总体感受是“累并快乐着”。《折柳寄情》中有一个片段是80名舞者围成一个圆圈,光束从地屏射出形成一棵大树的模样,“这一环节用的训练时间最多。导演为了让我们在短短几秒内围成一个圆润好看的‘圆圈’,设计尝试了很多方法,反复训练,在寒冷的训练场上一练就是一整天。”南译侗告诉记者,排练期间,脚几次被磨破,每次都是贴上创可贴接着练,就算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只要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脸上就会不由自主地保持住微笑,并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

左一为南译侗。

2月20日晚,南译侗等80名“柳枝女孩”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她们身着漂亮的舞蹈服,沿着地屏特效灯光映出的柳条纹路,缓缓走出一幅“垂柳图”,动情演绎着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折柳寄情”,观众被她们营造的氛围所感染。南译侗告诉记者,这个节目,通过肢体语言将情感表达到位是最大的挑战,大家开场走出来时,每个人就是一支柔韧的柳枝,光是练习这一段,她们不知道踮着脚在鸟巢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另外,对于《折柳寄情》这个节目,她们的情感是有层次变化的,从最开始传达离别的伤情,到最后转变为充满希望,情感转换要拿捏到位。“为了让我们迅速进入状态,导演们把节目中每一个部分的情感内核一遍又一遍细致地给我们讲解,甚至精确到每一个节拍应该是什么心情。”

春节,南译侗没有回家过年,没有与家人团聚。在冬奥村,她与同伴们一起包饺子,一起写福字,一起唱歌,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精彩最难忘的节日”。

南译侗(右)和伙伴们一起包饺子。

如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圆满落幕,“柳枝女孩”们历时3个多月的训练也告一段落。南译侗坦言,排练又苦又累,但内心是甜的,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能与队友们一起用舞姿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浪漫,能够将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元素符号传递给国际友人,能够完美地完成任务,深深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一次特殊的参演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后继续踏实顽强走好脚下每一步,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未来。”这名00后女孩美丽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期待和憧憬……

本报记者 夏晓婷

来源:衡水新闻网

作者:

张家口新闻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