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交通故事 | “京城的哥”王健生的冬奥笔记
2022-02-23 17: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提到北京“的哥”王建生,大家并不陌生。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队长;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优秀驾驶员,2017年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全国出租汽车行业抗疫先进驾驶员,2019年北京榜样,北京市交通宣讲团金牌宣讲员,北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综合技能大赛决赛冠军和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英语电视大赛亚军……

和这些荣誉相对应的是另一组数据:23年的运营坚守,48万人次的运营服务,39本超300万字的运营日记,展示出首都出租司机的工匠精神。并创下了安全行驶2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5圈)零违章、零违纪、零投诉、零遗失物品的记录。

最近,在他的运营笔记中又有了新的亮点——冬奥笔记

用工匠精神谱写出

北京交通人“的士交响曲”

为了服务好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王建生所在的首汽IF冬奥用车服务团队,为冬奥技术官员提供交通保障。主要负责接送从某酒店到首都体育馆的任务。为了做好服务工作,他提前把路摸熟了,甚至连多少个路口、多少个减速带、多少个井盖都摸得一清二楚,以备在行车时做到安全且平稳。

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从饭店到首体去程实际3.1公里,途经:1个左转,1个掉头,3个减速带,3个右转弯,18个路口,55个井盖;

回程实际0.7公里,途经:1个掉头,2个减速带,4个路口,4个右转弯,24个井盖。

之所以要记录这些是有讲究的。王建生说:“作为一名老出租汽车司机,服务乘客就是要细致入微,记录这些就是要做到三个通过,每到减速带的时候都要减速慢行,平稳通过;每到路口的时候都要减速观察安全通过;每到一个井盖儿的时候都要减速避让,顺利通过。”

在王建生的眼里,这些路上的“标志标线”和“交通设施”就像音乐中的“五线谱”,伴在他“的士生涯”中8000多个日日夜夜,谱写出无数完美的“的士交响曲”,而他此次的冬奥之行,就是这些交响曲中的冬奥篇章。

细致入微的服务被点名“返场”

流利英语交流更顺畅

正是王建生熟练的“三通过”让乘客感受到了他服务的周到与体贴入微,于是就有了被叫“返场”的点名再服务。

在他的冬奥笔记中也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很高兴昨天晚上我服务的客人(法国友人)主动提出让我继续为他提供交通保障的服务。按照排班我今天是休息,经过双方的沟通,从服务客人、尊重客人、服务冬奥的角度出发,最终决定,还是让我为这位外国客人提供交通保障服务。两天一对一的服务沟通,无论是准时准地接送,还是调整服务时间更改交流,都让这位法国技术员感到满意,每一次下车都是谢谢!谢谢!你的服务很好!客人的点名服务让我很是欣慰,我的英语用上了,让客人满意的同时又给我们首汽三队争了光……

王建生的英语为什么会得到外国人的认可?夏奥会之前,他用了将近两年的业余时间去认真学习外语,才有了当年服务夏奥的美好时光,更有了今时服务冬奥的顺畅。

在谈到为冬奥服务的感受时王建生说,简约大气的冬奥从这里出发,通过每一位冬奥服务者的努力,延伸到冬奥的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再通过运动健儿的拼搏将冬奥精神传递到世界各地。

(来源:“交通文化”微信公众号)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