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典】家国荣光,致敬共和国英雄
北京晚报 | 记者 王天淇

2021-06-25 12:34 语音播报


【时代瞬间】

广场阅兵 致敬老兵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受阅部队接受检阅后,国旗方阵、国庆年号、国徽方阵、“致敬”方阵拉开了群众游行的序幕。331名旗手手擎红旗组成勋章形状,引领着“致敬”方阵的21辆礼宾车徐徐驶过天安门。当车上一位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颤巍巍举起右手庄严敬礼时,在场所有人自发起立,向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部民族史,一部奋斗史,一部英雄史。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先辈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

 

家国荣光

致敬共和国英雄

“致敬”方阵21辆礼宾车上,有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老一辈建设者和家属代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战士,老一辈军队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代表。

在第12号礼宾车上,时年89岁的隋焕华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沉甸甸的勋章,面向主席台方向敬礼。这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对共和国70华诞朴素而又深情的“告白”。

17岁参军,19岁入党,隋焕华曾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青即战役,两次荣立三等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从前方部队被抽调到北京,在中南海周边担任保卫任务。1982年,隋焕华从部队离休,后来,自筹经费组建起双秀之声合唱团和玫瑰园健身队。每逢重大节日,他都带领合唱团成员举办歌友联欢会,广受老年朋友好评。

隋焕华曾两次荣立三等功

“当兵就是为了解放全中国”

1930年6月8日,隋焕华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西坑村,这里曾是历史上有名的胶东革命根据地。隋焕华念过书,受革命根据地八路军抗战救国的思想教育,一心想要参军,报效祖国。

15岁那年,隋焕华家里住进了两位养伤的八路军,隋焕华就帮助两人传递情报。“我老家所在的西坑村东边有一个村,西边有一个村。东边的把秘密文件送给我,我再送到西边去。”尽管已经是70多年前的事,隋焕华仍记得很清楚。这次经历,更加激励他投身革命,保家卫国。

转眼到了1947年,隋焕华在胶东军区加入革命队伍,在32军军部警卫营3连3排担任副机枪手。那个时候,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隋焕华所在的部队多次按照上级战略部署要求紧急转移,每次,他都积极承担作战任务,保卫军部安全转移。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淮海战役打响了,隋焕华也随部队投入到了淮海战役的战斗中。战争年代,条件艰苦,隋焕华记得,多少次行军打仗,到了夜间休息时没有床,战士们就直接铺上一层稻草,睡在地上。“后来解放之后每人发六尺白布当褥单,就觉得很好了。”隋焕华说,战争年代日子过得虽然苦,可打仗时他从来没害怕过,“当兵就是为了解放全中国!”

“共产党员怎么能拖累大家”

“共产党员就是要起模范先锋作用,不管什么事儿都要冲在前面。”隋焕华刚参军入伍时,他的老班长是一名共产党员。每次打仗,看着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向前冲,他都热血沸腾。

淮海战役后,隋焕华又参加了渡江战役、青即战役,并在青即战役中荣立三等功。1949年9月,隋焕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立下了“一生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的誓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放全中国,隋焕华所在的部队受命继续南下。有一次,部队接到命令,先从山东青岛到江西上饶,再到福建。可就在急行军的过程中,隋焕华的腰上生了一大块疮,一走路就钻心地疼。徒步负重急行军,每天几十公里路。部队首长见隋焕华病情严重,就让他坐卡车或是担架,他坚决不肯,“共产党员怎么能拖累大家!”为了不耽误行军进度,隋焕华每天都在腰上缠上布条,坚持和大家一起徒步,到了夜里脱下衣服,腰部生疮的位置磨得全是血。就这样每天几十公里,隋焕华硬生生扛了下来。

1951年1月,隋焕华所在的部队接到北上指令,将要去支援抗美援朝。途中隋焕华又被抽调到北京,承担中南海周边的安全保卫任务。两年后,隋焕华转入二炮工作,直到离休。

“他们能看到这一幕该多好”

淮海战役奖章、渡江战役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是隋焕华最珍惜的荣誉。

作为一名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兵,祖国没有忘记隋焕华。2017年8月1日,隋焕华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典。2018年,隋焕华又受邀参加了习近平主席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友谊勋章”的仪式。

在接到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致敬”方阵的邀请时,隋焕华更感觉到十分光荣和自豪。在等待着庆典到来的日子里,家人们发现,隋焕华时常念叨起儿时玩伴的名字:“隋心、隋风税、风兰、老虎、风年、隋焕增、风为、隋焕汉、十柱子、隋风军、风俭、风斤、风本、风安、二黑子”,说出这15个人名字的时候,他的声音是颤抖的。

当年,老家西坑村和他一起参军的小伙伴一共有17个人,其中15个人牺牲了。新中国成立时,隋焕华想起小伙伴们:“要是他们也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该多好!”

2019年10月1日,当“致敬”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隋焕华抬起右手向主席台敬礼,那一刻,他的眼前再次浮现出伙伴们的身影:“要是他们也能看到这一幕该多好!”

庆典上的礼宾车

【记者手记】

见证烽火岁月永葆先锋本色

一头银发,两道长寿眉,配上山东人特有的洪亮声音。即使年过九旬,换上军装的隋焕华,依然还能看到当年英姿勃发的样子。

离休后隋老做了两件事——组建双秀之声合唱团和玫瑰园健身队。除了大年初一休息外,每天晚上6点45分到7点45分,隋老都要带领健身队里的老同志们在西城区玫瑰园活动一小时。组建合唱团,隋老自掏腰包承担设备和活动开销。现在,双秀之声合唱团已经从十几人发展到了200人。最近,老人们刚完成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歌友会联欢活动,正在计划向“七一”献礼。

隋焕华说:“中国共产党见证了烽火岁月,经历了沧桑巨变,在不断进步和改革下,强大了祖国,造福了人民,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与不可侵犯。”

砥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编辑:杨萌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