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花枪展现新生代风采,河北梆子《对花枪》长安大戏院首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俐 方非

2022-09-18 09:28 语音播报


枪来棍往,白刃相接,惊风急雨四十载,花枪独挑负心郎……9月17日晚,河北梆子《对花枪》作为2022年北京演艺集团人才演出季参演剧目,在长安大戏院首演。当晚,青年演员们齐亮相,一展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新生代风采,将这部经典剧目奉献给期待已久的戏迷观众。

《对花枪》讲述了隋朝末年,少年罗艺进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姜桂芝向罗艺传授姜家花枪,二人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途中经过战乱杳无音讯。四十年后,姜桂芝携子去瓦岗寨寻找罗艺,不料罗艺不认这桩婚事,两人展开了花枪对战,罗艺大败最终相认,全家团聚。

1980年,京剧名家郑子茹凭借《对花枪》一剧开创了老旦扎大靠、穿厚底、拿枪下场的先河,“文武老旦”行当由此产生,也让该剧载入京剧史册。“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就看过郑子茹老师演这出戏,当时就觉得她演得太精彩了,那种舞台呈现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担任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以后,王洪玲一直有一个情结,希望排一出河北梆子《对花枪》。

今年,作为剧团培养青年艺术人才着力打造的重点剧目,《对花枪》特邀原排主演郑子茹担任导演,“手把手”亲授苏晓明等新生代演员,在40年后通过河北梆子重塑“姜桂芝”这一经典角色,再续“花枪缘”。

这是一部唱念做打俱全,允文允武的老旦应工戏,对演员的综合性要求极高。在京剧版本中,最经典的当属其中长达22分钟的“108句”,集中展现了主人公姜桂芝对往事的缅怀,有惆怅,有甜蜜,有酸楚,有思念,作为剧中核心唱段,对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更是双重考验。“让我排河北梆子《对花枪》,我是很兴奋的。”郑子茹介绍,京剧《对花枪》中长达22分钟的唱段已经创造了京剧史上空前的纪录了,而河北梆子中这一唱段的时长达到了半个小时,更加考验演员。

此次在《对花枪》中饰演姜桂芝的演员苏晓明只有21岁,但在团长王洪玲看来,这个年轻人有条件、有潜力,也肯吃苦、有韧劲,能够当此重任。“其实我当年排这部戏的时候才19岁,比她还小。”郑子茹发现,苏晓明的悟性特别好,“当我给她分析角色背后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时,她都能理解。在武戏方面也很努力,枪花完成得不错,翻身也眼看着一次次在进步。”

排演期间,从衣食起居、基本功训练到一字一句的唱腔与表演,作为“一家之长”的团长王洪玲给予苏晓明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指导,并邀请京剧名家孙桂元、张关正、田冰等多次指导剧中各行当青年演员的表演。老师们的倾囊相授,也让新生代演员在技艺学习中体会到前辈们德艺至上的舞台精神。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河北梆子《对花枪》的首演让观众看到了剧团新生代们传承发展河北梆子艺术的能力与决心。演出当晚,苏晓明用通透甜美的嗓音、顺畅自如的运腔将核心唱段“108句”精彩演绎,展现出主人公姜桂芝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扎实的靠功、朴实大气的表演让“花枪独挑负心郎”的开打戏份掀起场内高潮,令观众直呼过瘾。

青年老生演员马瞾允文允武的生动表演与超乎年龄的成熟嗓音相融合,精彩演绎出“负心汉”罗艺这个人物。同时,剧中罗焕、罗松、罗成、程咬金、秦琼、尤俊达、史大奈的扮演者们也在舞台上充满朝气,展现出青春靓丽的新生代戏曲演员的风采。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观戏后不禁感慨:“京剧《对花枪》在上世纪80年代刮起了一阵继承创新的旋风。可喜的是40年后的今天,由郑子茹亲授的又一代年轻姜桂芝登上了河北梆子的舞台,这是在王洪玲团长带领下的剧团,试图为河北梆子艺术的持续发展迈出的坚决而具有挑战意义的坚实一步!”

大戏看北京

编辑:邱伟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