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天才”作家?答案是……
首都图书馆

2022-08-25 11:08 语音播报


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做客中国阅读大讲坛,她从四个方面向观众介绍了如何打通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连接,让阅读变得更加有用和高效。让我们看一下童老师是如何分享的吧:

首先讲讲我自己的读写之路,我的父母都是小学高年级就辍学了,我从小是被外婆带大的,而我的外婆只认得人民币上的字,其他的是一概不识。到了我要上幼儿园的年纪,入园第一天回家后,父母问我都学习了什么,我得意地告诉他们幼儿园教的东西我都会,我的父母觉得既然如此又何必把我送去幼儿园呢,岂不是浪费钱。于是我的幼儿教育阶段就这么结束了。这就是我的家庭教育环境,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对于穷苦地区的学生感到格外的亲切,这可能是源自于我童年的烙印。

少女时期的童喜喜

长大后,我成为了一名作家,我花了六天时间写的第一本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嘭嘭嘭》一经出版就收获了很好的评价,我当年就用得来的稿费资助了三十个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很多前辈夸赞我是个天才,但是我知道我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天才,我写作的构思能力得益于我小时候的海量阅读以及口头作文训练。

小时候大多数小孩都是“电视儿童”,他们都有电视可看,可是我的父母因为要照顾他们的弟弟妹妹,所以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买电视。没有电视看,那我就只好读书了。我的爸爸当时在供销社收购组工作,就是现在的破烂收购站,大家读完了不要的书都会卖到那里做废纸,所以我得以接触到了大量的书,因此曾经有媒体评论我是“破烂王”。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从小就开始读书,这给予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有很多焦虑的父母、老师和孩子,所以接下来我希望能够分享我总结出来的阅读经验,帮助大家纠错。

首先,识字并不等于阅读。我们现在很多父母拿着认字卡教孩子,孩子认得了字,可是并不见得能完全理解含义。譬如说用“天真”这个词造句——“今天真冷”。字对,可是意思不对。所以阅读其实是培养人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培养记忆能力。我们现在刚刚处于重视教育的阶段,很多时候缺乏科学的方法。

其次,我要介绍一个概念——阅读年龄。我认为它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心理年龄,二是阅读能力。有的孩子看书可能津津有味,可是有的孩子就完全读不进去。读得津津有味的情况可能说明孩子正在读的书很适合他的年龄,也就是他的阅读年龄和生理年龄是吻合的;而读不进去书的情况有两种,第一可能是由于孩子的阅读年龄远远低于生理年龄,第二可能是阅读年龄远远大于了生理年龄,孩子觉得读的书太简单了,不够立体。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他提供更适合他的“精神食物”去咀嚼。

最后,我要谈一下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等于爱读书的能力加上会读书的能力。对于现代社会的孩子来说,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乐趣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强调会读书,教会孩子用同样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提升阅读效率。

我曾经总结过阅读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在于激发兴趣,爱上阅读。比如说你喜欢一个电视剧,就可以把原著小说买来看,渐渐地就能进入到下个阶段;中级阶段在于提高阅读数量,养成习惯。阅读必须要有数量才能出效果,我们给小学生制定了五百本书的阅读目标。而阅读归根结底是为了读有所用,知行合一,所以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便是强调品质,训练思维。阅读经典名著有利于提高品质,而把书读透,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能够帮助人们多元化思考,拥有更通达的人生。

阅读的三个阶段

如何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我要向大家推荐说写训练。说写的定义是以书面语言进行有逻辑、成体系的口头表达。有两个点需要注意,第一,是书面语言而不是口头语言;第二,需要做到有逻辑成体系,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接下来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究竟如何才能完成说写训练。首先,读书的时候可以开口读一读。我们中国人从小都是被教育要听话,这导致我们习惯于听,不习惯于说,所以我们需要打破这个僵局;其次,阅读很重要。任何书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我们需要锻炼自己迅速理解一本书的逻辑、思维模式的能力。再次,如何综合运用呢?在阅读的时候,读到了感兴趣的部分,可以停下来做个标记。之后围绕这一段开始说写练习,总结这一段的标题,然后想一想开头、中间、结尾的整体思路,在心里默默说出来。这样能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而不是任由脑子变成一本又一本书的跑马场,这个来了那个又走了。最后还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借助社交软件的语音留言功能进行说写训练。比如钉钉支持留言五分钟,这五分钟可以说起码一千字,这样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说写技能体系

归根结底,要想真正地改变自己的人生必须要付诸于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大家能从我的演讲中获取一些提升写作水平的灵感。

本文根据《中国阅读大讲坛——读写之间说为桥》讲座内容整理编辑而成。

主讲人:童喜喜

主讲人:童喜喜 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学者、“喜阅会”联合创始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新孩子”专项基金发起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共同发起人兼秘书长。2008年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2012年度《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嘭嘭嘭》《影之翼》《网侠龙天天》《百变王卡卡》《新孩子》等童书近50部,获冰心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国家级奖项十余次,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教育部向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等。

阅读北京

编辑:田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