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熹贵妃到崇庆皇太后,她成了清朝最幸福的太后
首都图书馆

2022-10-11 11:54 语音播报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诗经·小雅·蓼莪》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基本道德规范,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对父慈母爱的反复咏唱,表达了古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体认和想报答父母恩情却不得的悲痛。自古以来,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以“孝”为行动准则。

历代帝王多强调“以孝治天下”。皇帝对太后的尊奉不仅是人伦上的需要,更有为天下臣民示范的意义。清代皇帝对孝道非常重视,特别是乾隆皇帝,无论政务多么繁忙,都坚持每天早晚去母亲崇庆皇太后寝宫问安,从不间断。崇庆皇太后年事已高,乾隆每次问安见太后康健如常便喜不自胜,倘若太后生病,乾隆便会忧心忡忡,亲自侍奉左右,每天叩拜祈求神佛保佑母亲早日痊愈。

乾隆皇帝生母——崇庆皇太后画像

崇庆皇太后朝服像

 

崇庆皇太后性格开朗, 喜爱出游, 乾隆四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去五台山巡视,一次巡幸中州,以及拜谒祖陵,木兰狩猎,都带上母亲同行,让母亲一起观看沿途风光,开心解闷。

八旬万寿庆典图

 

每逢崇庆皇太后整寿,乾隆都给母亲隆重庆祝,一次比一次隆重,整个北京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鼓乐齐奏,像过狂欢节一样,各地官员甚至各国使臣都争相进献奇珍异宝。乾隆还给母亲献上贺寿诗文,更仿效“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彩衣娱亲”,在老母亲面前跳舞拜寿,逗得老太后眉开眼笑。

《慈燕图》(局部)

 

北京不少著名的古迹建筑都是乾隆向母亲尽孝的见证。

乾隆二十六年,当朝皇太后七十大寿,五塔寺作为祝寿的主要场所之一,进行了全面修葺,寺内主要建筑屋顶全部换上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尽显皇家寺院的威严气势。此外,寺庙还请来千名喇嘛念经,各国使臣都进贡了寿礼,宫廷画师将当时热闹繁华的情景绘制于画卷之中。

《釐延千梵》图上的五塔寺

 

五塔寺

 

北海的小西天建筑群于乾隆三十三至三十六年(1768-1771年),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皇太后八十大寿时,乾隆为其祝寿祈福所建。

小西天

 

小西天的核心是一座叫极乐世界的大殿。大殿的正中央有一座泥塑的须弥山,山上罗汉、菩萨、佛像林立,另有古刹宝塔、仙鸟神兽、奇花异卉,上方有一块写着乾隆亲自题写的“极乐世界”的金匾。

极乐世界

 

紫禁城里也有这样一处体现了乾隆皇帝一片孝心的特殊宫殿,这就是他为生母崇庆皇太后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寿康宫。崇庆皇太后从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入居寿康宫,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去世, 崇庆皇太后一共在这里度过了42个春秋。

图片

寿康宫正殿

 

图片

寿康宫后殿

 

当时,紫禁城中已经有了皇太后的宫殿慈宁宫、宁寿宫,为什么还要建造新的宫殿?为什么在皇太后的院落里又有皇帝的专用房间?在这个院落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皇太后在此又是如何享受五旬、六旬、七旬、八旬万寿庆典的?寿康宫里有哪些重要的文物收藏,又有哪些乾隆为母亲特别制作的御笔书画?本期讲座旨在以物证史,将一系列精美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一段真实的天家母子之间的传奇。

图片

时间:2021年10月10日(周日)10:00

嘉宾:林姝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参与方式:扫描/识别海报二维码进入“首都图书馆-云课堂直播间”,或者搜索快手、哔哩哔哩、新浪微博、抖音、百度百家号“首都图书馆”官方账号进行观看。

 

阅读北京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