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爱Cosplay,乾隆喜射猎,其实清帝都有一个共同爱好
首都图书馆

2022-11-17 17:19 语音播报


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开创了较为稳定、繁荣的政治经济局面,又因其自身高超的文化水准和艺术才情,使得当时的宫廷绘画活动异常活跃,留存下来数量众多的绘画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风格多样的清帝画像,也就是档案中所称的“御容”。

皇帝御容中最常见的当是朝服像,按照现在话来讲,就是标准像。朝服像通常为绢地彩绘的巨幅立轴,以显宏大气势;皇帝端坐于宝座上,姿态端严、衣冠整肃,表明显赫的地位和威严的气宇;笔法工整,设色华丽,具有皇家豪华富贵的气派。

康熙朝服像

除了肃穆工整的朝服像,清帝御容中还有很多风格迥异的行乐图,传递出的气氛都是活泼轻松、喜庆欢快的。胤禛说自己 “赋性不乐浮华,既毋庸皇皇于富贵,更不烦戚戚于贫贱,只期消融机巧,遂觉随处乐天,情之所寄又闲矣,虽然究其所以优游适得四十余年为一闲人者莫非我”。但结果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的四爷却活成了清朝最勤奋最敬业的皇帝,每天面对着批改不完的奏折,忆起年轻时的梦想想必也会意难平吧!胤禛让画师为他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cosplay村夫、文士、道士等,乃至还放浪形骸地在行乐图里穿过蒙古族、藏族和西洋文艺复兴后期、新古典时期服装。

胤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蹬芒鞋,手持缰绳,驾着牛儿在田里耙耨。

身着汉服,临溪而坐的胤禛专心抚琴,悠扬的琴声与潺潺的溪水合韵成拍。

图片胤禛化作乘槎浮海的仙人,任身边巨浪翻腾都似过眼云烟,只乘风破浪逍遥远去。

图片胤禛在悬崖山洞旁举叉刺虎,奇特之处是其穿着,他头戴西洋假发,着西洋装,俨然欧洲人的装束。

相比于四爷的超现实非主流,他的儿子乾隆帝更愿意将自我形象还原于现实中。将重大历史事件的某一瞬间定格于画面上的清宫纪实性绘画,是乾隆帝御容画中最为重要的题材。

图片万树园赐宴图

《万树园赐宴图》描绘了乾隆十九年,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隆重宴会款待归附的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首领三策凌。

图片万法归一图

《万法归一图》中乾隆帝为从伏尔加河举族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举行盛大法事,那一年乾隆皇帝六十一岁。

图片乾隆皇帝射猎图(局部)

图片乾隆皇帝弋凫图(局部)

更有多幅射猎图标榜着乾隆帝骑射巩固社稷的治国思想。

图片乾隆皇帝大阅图

图片乾隆帝及妃威弧获鹿图卷

除了上述清帝御容像,还有一组人们熟悉的面孔,那就是以雍正帝为代表的吉服读书像,而且这些画像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皇帝都是身着冬吉服,盘膝坐在褥垫上,手执书卷或毛笔,只有左右陈设、家具在细节上有一点点不同。

你能一眼分清他们都是谁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绘画仅仅是为了表达皇帝怡情雅兴而创作的吗?那为何皇帝们都身着高规格的吉服正襟危坐,整个画面传递出的是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情境?这组画像与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缔造的盛世有何关联?又怎样反映了皇帝的内心世界?本周六上午“首图讲坛·云课堂”为您揭秘清帝吉服读书像的真实用途和其背后的历史。

解读清帝吉服读书像和御容背后的故事

参与方式:扫描/识别海报二维码进入“首都图书馆-云课堂直播间”,或者搜索快手、哔哩哔哩、西瓜视频、新浪微博、抖音、百度百家号“首都图书馆”官方账号进行观看。

阅读北京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