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 好书太多?这才是“最伟大的作品”
首都图书馆

2023-01-04 15:32 语音播报


什么是最伟大的作品?一支传世的音乐或者一件永恒的艺术品?或许还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寻得真正的精神家园,回归生命的质朴与本真,这样的人生也称得上是最伟大的作品。那么,让我们借由阅读这一最简单的方式,直抵属于你自己的最伟大的精神彼岸。

以下是讲座内容:

阅读文学经典在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常常被质疑其价值,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经典文学的当代意义。第一,什么是经典?第二,经典文学的价值何在?第三,如何解读文学经典以及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什么是经典?在中文的语境下,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也泛指各类宗教中的根本性著作,同时经典又可以说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从英文的角度来说,有两个词可以用来描述经典,一个是Classics,一个是Canon,这两个词都指具有好的品质以及声誉的文学作品。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呢?在我看来,有三个理由。第一,微言大义。读者也许会从一本书中短短的几句话体会到精深的道理,获得启迪;第二,具有现实意义。经典之作并不是只属于历史属于过去,它和现实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我常常说,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所以要读经典。

第二,文学经典的价值何在?作为一个英语文学教授,我想主要以美国文学中的经典著作展开来谈一谈我的观点。首先,培养外语系的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应当教会学生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鼓励他们个性化阅读和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是指Clear and reasoned thinking, making clear and reasoned judgments(拥有清晰、理性的思维能力,从而做出判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可以被培养的技能,它包含observation、interpretation、analysis、inference、evaluation、explanation(观察、阐释、分析、演绎、评估、解释)等。就外语文学的学生来讲,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多重文化的立场,能够通过西方文化来反省本土文化,也能够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批判西方文化。

第三点,如何解读文学经典以及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我想举几个例子来展开说明,第一个例子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同时还是个发明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

他写了一部自传——《富兰克林自传》,讲述了他自己如何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从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

图片《富兰克林自传》

他在书中列举了人应当具有的13项品德,并且认为只要保持这13项品德就可以获得成功。用中文来表述的话,这13项大概是节制、少说、秩序、决心、节俭、勤劳、诚实、正直、中庸、整洁、宁静、贞洁、谦虚。

图片13项美德

秩序(Order)讲的是“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把你所有的东西物归其位,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中庸(Moderation)指的是“Avoid extremes(不要走极端)”。本杰明·富兰克林讲过:“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会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永远不会被所谓的命运打败。下图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日常行程表,大家可以由此看出他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

图片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日常行程表

所以,《富兰克林自传》传达了一种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自律、勤奋、相信自己且坚定不移。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阅读富兰克林的意义与价值。

下面我再讲一个经典文学——《瓦尔登湖》。它的作者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者。

图片《瓦尔登湖》

图片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在1845年的时候孤身一人跑到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靠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过了两年多离群索居的生活,而那一年他不过才28岁。

图片瓦尔登湖

图片

图片后人仿造的梭罗居住的小屋

梭罗的小屋里只有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铁炉子用来抵御波士顿寒冷的冬天。他曾经说过,人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一间房、一张床、一张桌和一身衣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人们越来越富足的生活,我们也在追求着越来越多的东西。在被忙碌的生活裹挟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当生命行之将尽的时候,我们能否坦然地对自己说,我来过,我爱过,我活过。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向人们揭示了他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那就是Simplicity(简单)。他曾讲过一句很有趣的话,他说“Instead of three meals a day, if it be necessary eat but one(一日不必三餐,如有必要一餐足矣)”。人的欲望越少,生活的负重就会减少,这就是他提出一定要simplify的意义之所在。我想在当代社会阅读梭罗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去思考何处才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不论社会有多么发达,我们都需要反省人生,甄别善物,区分正义与非正义,从有用中辨别出高贵与美。有这样一句话——“You don’t just learn the classics, you inhale them(你不单单是学习经典,你还要汲取其精华)”。最后,我想用三句话来总结关于阅读经典的当代意义——

文学经典具有深刻的当代性。阅读经典有现实意义,也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阅读经典,可以引发灵性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更有助于人们学会一种批评性思维能力。科学技术勇往直前,而经由经典阅读形成的人文教育,则负有要努力把握前进方向的责任。

本文根据《中国阅读大讲坛——经典阅读的当代意义》讲座内容整理编辑而成。

主讲人:郭英剑

图片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学翻译、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

主办方

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 首都图书馆

阅读北京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