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韵京剧·服饰之美】艺之美:衣盔杂把,匠心缜密
首都图书馆

2021-09-18 19:06 语音播报


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扬州戏班中关于衣箱的内容:“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为衣、盔、杂、把四箱”。这其中又以水袖、靠旗、盔头、头面、靴鞋、髯口等配件与煌煌戏衣最是相得益彰。

您知道京剧盔头的制作有哪些工序吗?

(答案文末见分晓~)

在京剧中,水袖动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不论生、旦、净、丑哪家行当,都会用水袖来展现人物的仪态,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图片

水袖

靠旗,是京剧服饰体系中的另一件配饰,是插在武将背后的三角形的四面旗子,又叫护背旗。旗上有用各种彩线绣的龙纹,每面旗上附有一条彩色飘带,可以渲染武将的威风,增加舞蹈时的动态美。

图片

靠旗

盔头是京剧人物扮相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演员表演时头上所戴的头饰,用于表示戏中人物身份、地位等相关信息,盔头可以分为冠、盔、巾、帽四大类。

盔头

旦角们所使用的头面是京剧艺术性的具体体现。头面可以依据材质的不同分为三类:点翠头面、水钻头面与银泡头面。

头面

京剧靴鞋来源于明清时期生活中的鞋饰,经夸张、变形及美化而成。靴鞋包括靴和鞋,品种很多,要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剧情需要与盔头、服装配合穿用。

靴鞋

髯口是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经过夸张的假胡子的统称,与盔头、头面一样,髯口也能表现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容貌与所处境遇。

鬓口

京剧道具组成的刀枪把子:戏曲舞台上的兵器道具约有十八种之多,包括刀、枪、剑、戟等,俗语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是来源于此。

刀枪把子

刀枪把子壮观威武、靠旗气宇轩昂,水袖婉约达情,三白中和搭配,髯口沉稳肃穆,头面璀璨华贵,盔头精工细作……这些配饰配件均是京剧行头“盔、杂、把”的组成。走进“衣、盔、杂、把”,我们才知道,原来京剧服饰美到了细节之中,美到了灵魂与骨髓里。

(点击视频即可观看)

提问答案

盔头的制作是一门复杂的技艺,主要包括弹样、镞活、掐丝、合里、刷红土子、沥粉、包胶、贴金、点绸、承装等工序。盔头制作有其特殊性,有的工艺在掌握和处理上没有一定之规,它需要盔头艺人们凭悟性和经验,根据不同戏曲人物要求和不同演员的特点进行制作。

 

阅读北京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