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韵京剧·口述历史】根深叶茂 飒气英风 ——叶派小生篇(上)
首都图书馆

2022-02-15 14:27 语音播报


小生是戏曲中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他们不戴胡子,扮相清秀英俊,举止风流潇洒。以小嗓(即假声)演唱,动作干净利落。叶派小生是由著名京剧艺术家叶盛兰先生创立的戏曲流派。

提问:您知道京剧中的小生可以细分为哪几类吗?

(答案文末见分晓~)

叶盛兰小档案

叶盛兰(1914—1978),男,著名京剧小生,叶派艺术创始人。原名端章,字芝如,原籍安徽省太湖县,生于北京。他的嗓音宽厚圆润,气度大方,扮相英俊,表演细腻。他的行腔刚劲遒健,华丽婉转,龙、虎、凤三音结合,武戏壮武健爽,英气逼人;文戏清秀飘逸,富有书卷气,有“活周瑜”、“活吕布”之誉。

叶春善小档案

叶春善(1875—1935),男,京剧教育家,富连成班主,叶盛兰之父。字鉴贞,号仲利。原籍安徽省太湖县人。他筹办了“富连成”社,担任社长。在几十年时间里,“富连成”科班通过严格的管理和严酷的训练,为中国京剧艺术培养了七百多名有很高表演技艺的演员,日后他们成为了中国京剧的骨干力量乃至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叶春善任人唯贤,团结同人,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他兢兢业业,最终成为了京剧教育家的典范。

弟子口述

叶少兰(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兰之子)

我祖父(叶春善)在萧长华先生还有几位教授的帮衬下,艰苦奋斗,培养了包括: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裘盛戎先生、袁胜海先生等很多人才。富连成不是光教戏,它的社训主要是教做人。

为什么能够形成叶派艺术?首先是要有扎实的全面的基本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山后练鞭。什么是山后练鞭?就是练私功,就是没有人要求你,没有人监督你,自己利用一切时间机会苦练。

我父亲(叶盛兰)说,一个演员,没有志向、没有目标、没有思想、没有文化、不肯吃苦,就创作不出作品,成不了好角儿。

新中国成立后,他(叶盛兰)第一个接受新中国政府的邀请,带着自己的剧团放弃每月几千大洋的收入,义无反顾加入国家剧团。那时候排的《三打祝家庄》,他是第一个带着国家京剧院演的。

1952年在朝鲜战争最激烈、最残酷的时候,(叶盛兰)带着团慰问上甘岭部队。周恩来总理说:叶先生是位艺术家,在这么残酷的时候过鸭绿江为志愿军部队演出,了不起。

早在1955年,叶派的艺术声腔就轰动了欧洲。在巴黎的访问演出,我父亲扮演《断桥》的许仙,唱到中间,台下掌声如雷。艺术大师卓别林、钱拉·菲利普,都跟我父亲就在这次的访问演出当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李宏图(梅兰芳京剧团常务团长,叶派传人)

叶派表演艺术为什么能够流传这么广?首先有我的师爷叶盛兰先生的优秀的条件,这是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他的不断的刻苦的努力奋进,才使叶派艺术不断成熟,发展这么广阔。

孙盛文先生跟我讲过,说当时叶盛兰先生那种刻苦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同科的师兄弟学习,比如说他每天三点钟就起了,起床以后跑步到他的姐夫茹富兰先生家,学《八大锤》、《雅观楼》这些戏两个小时,再跑步回到富连成跟着大伙一起练功。

老艺术家讲叶盛兰先生演出的时候那种盛况,观众排三天三夜的队,就为了买票看他的戏。

作为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之一,叶盛兰既是“叶派”创始人,小生流派的巨擘,也是中国京剧院艺术风格的奠基者之一,他对京剧小生行当、对中国京剧院、对整个京剧史有着极为特殊的重大贡献。

提问答案

京剧小生可细分为:雉尾生、褶子生、穷生、扇子生、袍带生、武小生等多种,不同身份的小生角色在表演中有着不同的规范和表演技巧。

阅读北京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